股权锁定制度对上市公司IPO市场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可以从发行价格、上市首日 IPO抑价率以及长期异常收益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IPO市场表现。IPO市场表现一直是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对IPO市场表现的研究中,上市首日IPO抑价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是在现代金融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股权锁定制度在上市公司 IPO过程中的不断发展,股权锁定制度在公司 IPO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股权锁定制度在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功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选取2012年在中小板上市的54家企业数据,研究股权锁定制度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市场表现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2012年4月29日为分界点,因为当天我国取消了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锁定期限制,选取前后对应的54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制度变化前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发行价格、上市首日IPO抑价率以及长期异常收益率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这一股权锁定制度的取消降低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IPO发行价格,提高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的长期异常收益率,降低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首日 IPO抑价率,这一实证结果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板新股的发行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最后本文对于股权锁定制度在上市公司 IPO过程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也说明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已有的研究和事实表明,母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扩大产品销售市场、获取国内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获取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较为便捷的分享国际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