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二十年来急剧上升,目前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已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位居榜首,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高居第二位,且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均为肺癌,在我国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由于肺癌日益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肺癌研究的焦点。目前肺癌的治疗首选外科治疗,同时辅以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随着化疗药物的增多、用药方法的改进及临床经验的不断累积,化学治疗已经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Ⅱ、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来说,化疗也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是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肿瘤术后患者化疗反应的评效,目前临床尚未有任何一种指标作为化疗预测因子得到广泛接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是人类端粒酶活性的主要催化亚单位,是端粒酶发挥功能的必需组分,是端粒酶激活的限速酶;其与RNA成分(human telomerase RNA, 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1 (telomerase protein 1,hTEP1)共同组成人端粒酶。由于hTERT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间表达的差异,因此其不仅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用于很多恶性肿瘤的检测;而且还是许多恶性肿瘤化疗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目的:通过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两种化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和协同作用的观察,研究hTERT mRNA表达是否为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WST-1法测定细胞增值特性。2.测定不同浓度化疗药物5-FU、GCV及联合用药对细胞的杀伤效应,通过WST-1方法测定细胞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药物相互作用指数。3.提取不同浓度化疗药物刺激后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用RealTime PCR测定各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量。结果:1. 5-FU和GCV对A、B两种肺癌原代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8.8563μg/ml , 307.8625μg/ml和47.4537μg/ml,704.4312μg/ml。联合用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1。2.化疗药物刺激后,A、B细胞的hTERT mRNA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细胞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5-FU的剂量与hTERT mRNA抑制率呈正相关性。4. GCV浓度范围内(100-1600μg/ml),hTERT mRNA抑制率不变。结论:1、5-FU与GCV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5-FU对肺癌细胞hTERT mRNA的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3、hTERT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预测化疗敏感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