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CT阴性法胆道成像在胆道梗阻性病变台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特点,探讨阴性法胆道成像(negativeCTcholangiographyN-CTC)技术对胆道梗阻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为N.CTC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或经ERCP活检取得病理的胆道梗阻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12~87岁,平均59.6岁。所有患者均以黄疸或疼痛就诊,其中34例为无痛性黄疸,11例腹部疼痛伴黄疸,2例疼痛但不伴黄疸。发现黄疸时间1天~2周,具体情况见表1。所有患者于检查前均需进行胃肠道准备,其中30例通过饮水充盈消化道,17例口服阳性对比剂充盈消化道,要求在10~20分钟内饮1000ml,同时肌注6-542注射液10毫克,10分钟后再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将所有原始图像传入Vilea2.O工作站进行三维重组,利用门静脉期图像获得N.CTC图像,根据需要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斜位等多平面重组(mulli-plana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组(curved-planarreformation,CPR)图像,所有重组图像重组层厚为Imm,重组间隔为0.5mm。  47例患者中有25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扫描,然后由两位高年资诊断医师根据原始轴位图像、三维重组的N-CTC图像及MRCP图像进行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及ERCP诊断进行比较。计算N.CTC、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  【结果】64排螺旋CTN.CTC可以清晰显示良、恶性梗阻性疾病的特征性表现。47例胆道梗阻患者中:64排螺旋CTN.CTC及MRCP对良、恶性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N.CTC对良、恶性梗阻的定性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14/17)和86.7%(26/30),约登指数为0.691;而MRCP对良、恶性梗阻的定性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5/6)和94.7%(18/19),约登指数为0.78。  【结论】64排螺旋CT阴性法胆道成像是一种便捷、无创伤性检查方法,临床应用方便、可行,与横断面图像结合可显示胆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清晰地显示出胆道梗阻性疾病良恶性的CT特征,直观显示胆管病变,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本文介绍了施工项目工程造价控制在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的控制方法,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在合同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以及竣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掌握健康领域的先进科技文化三个方面将健康中国行动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校园景观、组织师生活动、提升健康素养、筑牢文化自信,传播师承精神、奋斗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有职业院校“健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