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澜沧江一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其气候类型多样,地理环境复杂,水系发育,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关键地区之一。澜沧江—湄公河因鱼类资源丰富被公认为淡水鱼类的基因库。近年来,澜沧江干流进行的大规模水电开发破坏了鱼类生境,进而威胁了澜沧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的安全。梯级水电站对鱼类生态系统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坝对鱼类通道的阻断、水库对鱼类生境的淹没以及水文生态过程的改变导致鱼类生境的变化。鱼类生境保护的研究对减缓电站的生态影响和维护土著鱼类的物种多样性极为重要。补远江是澜沧江目前保留下来的其天然水道比较完整的一级支流,是澜沧江流域土著鱼类和洄游鱼类的关键生境,本研究以补远江流域为案例,选取了11个指标,结合鱼类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补远江干流鱼类产卵的生境偏好以及生境特征与鱼类多样性的多尺度关联,有如下结论:(1)通过分析、对比产卵江段和非产卵江段的生境特征,认为鱼类倾向于选择蜿蜒型河段,河道内江心洲和边滩个数多、两者面积之和(S江+边)及其占河道面积比例(S江+边/S河)较大,河宽宽窄差异程度大且宽度较大的江段产卵。进一步分析对比产卵场与非产卵场的地貌单元特征,发现产卵场附近的边滩面积、周长显著大于非产卵场附近的边滩(显著性水平α=0.05),说明鱼类偏好在大型边滩附近形成产卵场。(2)通过分析鱼类生境特征与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有如下结论:物种数、土著种数和特有种数较多的生境,如城子,蜿蜒度大于1.30,属蜿蜒型河段,河道中形成了数量多、面积大的江心洲和边滩等地貌单元,水流急缓并存,能为众多不同生活习性的土著鱼类提供适宜的生境;无外来物种分布的生境,如曼晒,全年水量大,多急流险滩,适宜喜急流生境的土著鱼类生活,不适宜喜缓流或静水生境的外来物种生活,从而限制了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于土著鱼类的多样性并降低其与外来物种的竞争风险。(3)通过对比各生境指标与鱼类物种、土著种的变化趋势,发现蜿蜒度、S江+边、S江+边/S河、河宽这四个生境指标是影响鱼类多样性的关键指标,因此认为蜿蜒度较大、河道中江心洲与边滩面积之和(S江+边)及其占河道面积比例(S江+边/S河)相对较大、水面开阔且多急流险滩的河段有利于土著鱼类的多样性。本文对补远江干流鱼类生境特征与鱼类产卵、鱼类多样性之间进行关联研究,得到了鱼类产卵的生境偏好和有利于鱼类多样性的生境特征,研究结果为维持河流鱼类多样性的生境保护研究提供案例,为鱼类多样性的维持、鱼类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