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造控制的既有建筑构件系统改造方法初探——以邳州博物馆改造工程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既有建筑改造的市场正在逐步增长,因此探索切实可行的建筑改造方法就变得至关重要。当下很多建筑师过多的注重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问题,忽略了建筑最基本的构件和构件的建造过程,对于建筑改造而言,由于其自身项目的复杂性,使得建造问题更是关乎项目成败的关键。  本文就是围绕邳州博物馆改造项目这一个实际案例为中心,讨论项目中不同类型的构件在建造中的问题。建筑构件指的是构成建筑物的各个要素,如果将建筑物看成产品,那么建筑构件就是组成产品的零件。建筑构件系统化的过程,就是对一个建筑问题简单化分类化的过程。文章就是通过不同的类型的构件对在本项目中遇到的建造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  本文将建筑构件按照对应的功能不同分为:结构构件、围护构件和装饰构件。构件系统化就是以这三种类型的构件作为基本的分类依据建筑进行分析。在邳州博物馆改造项目中,构件化的意义在于将建筑的建造问题和形式问题分开,新建的结构构件起到连接老构件、承载新构件的作用,而装饰构件则用来协调建筑风格,反应地方特色,控制建筑的形式特征。  综上所示,本文围绕邳州博物馆项目的改造,从原有建筑构件系统和新建建筑构件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构件在设计与建造的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探讨建筑构件建造的工序与方法,对前文中的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文章将项目的建造问题对应到建筑的不同构件上进行分析,同时探索这种分析方法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可能性。这样的方法对于建筑改造来说虽然并不是一个绝对普适的答案,但是能够从更理性的角度帮助建筑师思考建筑中实际的问题,希望本文可以从建造的角度为改造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经过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在进入存量房时代。每年的新建住宅量将逐渐减少,既有住宅占比越来越多。随着既有住宅使用年限的增加,既有住宅的改造与维修变得日益重要。现有
如何对城市“城中村”进行改造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实践上的迫切需求以及理论上的不足使本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人口特性、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
本文研究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黄泥塘配套服务区”项目为基础,以其中“山地明街”商业街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街巷形态的综合要素的讨论,展开对街巷形态塑造的研究。  
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对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农村聚落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城镇化进程和特征对农村聚落的发展有着
城市旅游形象对吸引旅游客源、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活跃旅游目的地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对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研究没有
本文就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在“时间”演变的过程中研究“空间”,研究“观”与“演”这对主体各自的涵义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通过对当代观演类建筑蓬勃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
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中国传统建筑极为重视装饰,无论是宫殿建筑还是民居建筑,都少不了精美的装饰。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制约,民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涌现出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建设热潮。作为展示城市规划的窗口,规划馆以展示为重点,同时具备文化交流、宣传教育等功能,追求建立一个人文、开放的
传统临港产业区是城市的重要历史地段,它的产生与发展浓缩了人类的整个工业文明;它的衰落是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必然结果;同样,对它的更新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城市一直是城市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在当前城市化的大潮面前,城市正在替代农村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形式,并且其要素、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演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