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现象,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DNA甲基化就是指 DNA双链上,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在 DNA甲基转移酶(DNMTs)作用下转化成5-甲基胞嘧啶的现象。DNA甲基化可能对被甲基化的CpG位点附近的基因的表达产生抑制。Sp1是 Sp蛋白家族的一员,在其 C端含有锌指结构域,能够特异性识别 DNA上的GC盒从而参与多种组织中的转录调控。Sp1在DNA上的结合区域含有CpG位点,可能被DNA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由于Sp1在多种基因的调控中都出现,因此其与DNA结合区域的甲基化可能对相关基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便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本实验着眼于全基因组水平,结合来自于UCSC的TFBS Conserved Track中的Sp1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数据,以及人类表观遗传组计划提供的6、20、22号染色体的甲基化数据,通过朴素贝叶斯分类方法构建全基因组Sp1结合位点甲基化状态的预测模型,对全基因组范围内1750个Sp1结合位点在两种组织(CD4+淋巴细胞,肝细胞)的甲基化状态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发现在CpG岛内的Sp1结合位点被甲基化的倾向性相对于在CpG岛外的Sp1结合位点要低。在同一组织中Sp1结合位点附近甲基化同基因表达有一定相关性,被甲基化的基因表达量偏低。而在不同组织中Sp1结合位点附近基因的整体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从基因功能上看,Sp1结合位点附近的基因以及这些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没有显著的功能类别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