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氧化锌是直接宽带隙Ⅱ-Ⅵ族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其室温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在此基础上一维氧化锌纳米棒也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低维材料中的量子限域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最有潜力的紫外发光和探测材料。但由于界面非辐射中心缺陷和表面态对电子限制作用的影响,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流一直较弱,制约了其在器件上的应用。本论文利用水热法生长了氧化锌纳米棒,研究了AlN作为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是直接宽带隙Ⅱ-Ⅵ族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其室温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 meV。在此基础上一维氧化锌纳米棒也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低维材料中的量子限域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最有潜力的紫外发光和探测材料。但由于界面非辐射中心缺陷和表面态对电子限制作用的影响,氧化锌纳米棒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流一直较弱,制约了其在器件上的应用。本论文利用水热法生长了氧化锌纳米棒,研究了AlN作为缓冲层和包覆层对ZnO纳米棒光电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N薄膜,研究了溅射条件对AlN薄膜结晶质量及表面结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AlN薄膜的最佳生长工艺参数为:高纯AlN靶材、溅射功率为300 W、溅射气压为1.0 Pa、氩/氮比为40:20、衬底温度为300℃。此外还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lN薄膜的影响,其最佳退火温度为600℃。通过水热法生长了ZnO纳米柱,并且通过在p-Si衬底和ZnO纳米柱之间引入AlN缓冲层制备了ZnO纳米柱/p-Si异质结构,研究了AlN缓冲层对ZnO纳米棒/Si异质结光电性能的影响。引入AlN层后,相同激发条件下异质结光致发光谱(PL)发光强度提高了4倍,这应与ZnO纳米柱结晶质量的提高和AlN势垒层带来的量子限域效应有关。通过在长有ZnO纳米柱的p-Si衬底上溅射沉积AlN薄膜,制备了AlN包覆的ZnO纳米棒/Si异质结,研究了其光电性能。包覆AlN后,相同激发条件下异质结光致发光谱(PL)发光强度提高了3倍,这除了与AlN带来的量子限域效应有关外,还与其对表面起到钝化抑制了表面能级带来的非辐射复合有关。利用ZnO纳米棒/Si异质结和带有AlN包覆层的ZnO纳米棒/Si异质结制备了光电导型紫外探测器。在5 V偏压下探测器的响应波长在365 nm左右,与前者相比光响应度提高了近7倍,响应时间从135毫秒缩短到27毫秒,回复时间从350毫秒缩短到71毫秒。
其他文献
大型工件表面失效是限制轴承、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工件表面沉积功能薄膜是延长工件使用寿命、提高性能的有效手段。类金刚石(DLC)薄膜因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较高的耐磨性、良好的生物性以及耐腐蚀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然而在大型工件表面沉积DLC薄膜缺少合适的等离子体源,且不能按照实际需要区域化沉积薄膜。在众多的DLC薄膜制备方法中,笼形空心阴极具有等离子体密度高、沉积速率快的优点,笼网
视力障碍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不可忽视因素,变焦镜片具有焦距可调、视野范围广、探测效率高且能够兼顾探测的高效性和成像的清晰度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变焦镜片多为不同焦距的固体镜片在一定条件下组合形成的机械变焦,其构件整体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和渐进调焦困难的问题,而液体变焦镜片构造简单、可实现连续变焦,并且可采用电磁、压电、声波等多种驱动方式实现自动化可控变焦。在液体镜片研究领
Ni-25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好、密度低、导热系数高以及在特定温度区间,屈服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等特点。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高温结构材料,应用于燃气涡轮机的叶片和喷气发动机上。然而,铸态Ni-25Al合金的沿晶断裂导致其室温塑性差,限制了Ni-25Al合金的推广及应用。定向凝固技术可以形成柱状晶以消除其横向晶界,是改善其塑性的良好途径之一,近年来合金在定向凝固过程中施加电场,可以减小增强
铌合金具有高熔点、低密度以及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新一代燃气涡轮发动机与高超声速飞行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的重要候选材料。铌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差是制约其拓展应用的关键难点问题,单一硅化物涂层对提高抗氧化性能已达到瓶颈,而且其辐射防热性和抗熔盐腐蚀性能差,已不能满足燃气涡轮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辐射热防护与抗高温熔盐腐蚀的迫切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包埋渗工艺制备NbSi2层为高温抗氧化底层;然后采
带外挂细长机翼被广泛地应用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中。由于细长机翼的展弦比较大,结构非线性因素在变形中不能忽略,而外挂的运动,以及外挂与机翼的连接都会带来非线性因素。另外当机翼的振动状态在失速区间上时,作用在机翼上的气动力也具有非线性特征。这些复杂非线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将使机翼外挂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变得异常复杂。为了更好地了解机翼外挂系统的性质,从而指导该系统的设计,有必要对带外挂细长机翼的非线性气动弹性
由松散颗粒填充的堆积型多孔介质是重要的建筑保温材料,其内部的流体传热通常被假设为纯粹的导热。然而实际中流体形成的自然对流,会降低材料的保温性能。因此堆积型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的传热规律,以及孔隙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堆积型多孔介质材料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多孔介质中RBC对流进行研究,并从脉动效应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孔隙参数对系统传热的影响
产品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追求便携性和微型化已成为当今生产和生活中的共同趋势,这对微型零件的加工制造水平带来了挑战。微成形技术具有高产、高效、低成本的明显优势。然而,尺寸效应导致了微成形零件质量和精度下降,是微成形技术中难以规避的瓶颈问题。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技术能够利用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改善界面摩擦,提高材料的塑性成形性能,有望解决微成形中的尺寸效应问题。超声振动作用下材料塑性变
本文采用Lie对称方法和双线性方法研究几类具有物理背景的非线性可积系统的性质。基于Lie对称分析理论对三类非线性可积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研究统计物理模型Heisenberg方程,导出Heisenberg方程的Lie点对称,推广了直接利用换位子表构造一维子代数最优系统的方法。根据子代数最优系统,分析Heisenberg方程的相似约化与群不变解。利用乘子方法导出3组局部的守恒律。H
字典学习是一种自适应稀疏表示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数据去噪、插值和稀疏表示。同传统的稀疏变换方法相比较,字典学习方法从训练数据中学习得到字典,字典包含数据的信息,能够更好地稀疏表示地震数据。但是,目前的字典学习方法中将训练数据块向量化组合成新的训练数据,向量化破坏了数据的结构特征。为了克服如上问题,本文分别研究了基于图正则化字典学习方法,结构图正则化字典学习方法和Kronecker数据驱动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