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发展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支持,农业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等既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与此同时农户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且农村能源也开始由以生物质能源为主过渡到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多种能源消费共存,农村能源消费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劳动力转移对农户不同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分析。首先,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能源消费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阐述,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户能源消费量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其次,利用2013年06月河南、陕西两省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生活能源调查问卷”的数据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户不同能源消费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下几点:(1)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农户不同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就单项能源消费量而言,劳动力转移人数与农户秸秆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劳动力转移人数与农户薪柴、煤炭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与农户薪柴、秸秆、煤炭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农户电力、液化气、太阳能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组合能源消费量而言,劳动力转移人数与农户商品能源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农户非商品能源消费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与农户污染型能源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农户新能源、清洁型能源消费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无论是从单项能源消费量还是从组合能源消费量的角度都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能源消费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显著影响。(2)户主受教育水平成为家庭特征中对农户能源消费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户主接受高等教育的年数越多,越能接受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他们就会选择高质高能方便快捷环保的新能源。(3)能源的可获得性对农户的能源消费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人均耕地面积越多,薪柴、秸秆、沼气类能源资源丰富,农户会较多的使用常规的可再生的污染型的非商品能源;农户与公路的距离越近,越接近能源市场,煤炭、电力的运输也就越方便。总之,农户能源消费除了受到人均农业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消费意愿的影响外,还受到了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无论是劳动力转移人数还是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的增加都会促进农户较清洁的商品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农户使用能源的环保程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