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经历了第一次ERP实施失败的企业也呈现出理性回归的特点,我国第二次ERP高潮即将到来。本文面向我国离散制造业,以提高ERP实施成功率为目标,在对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项目可行性分析、ERP科学选型、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匹配等理论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对融合理论、广义系统分析方法、ERP实施方法体系、ERP实施原型系统、ERP实施诊断模型等内容的研究。首先分析了企业管理实践与信息系统互动发展关系,指出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企业管理提升,提出信息化工程融合理论;根据ERP工程的复杂特性,提出广义系统分析思想;在ERP实施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包括时间顺序维、项目管理维、量化监控维的三维ERP实施方法体系,指出量化监控维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然后基于三维ERP实施方法体系构建了ERP实施原型系统,指出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的重要意义;在界定ERP实施诊断模型研究范围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ERP实施诊断参考模型;沿着先分析企业管理基础、再选择对应软件、最后判断二者匹配程度的思路,建立了ERP实施诊断模型;针对诊断过程以评价为主要手段的特点,进行了诊断方法研究。根据ERP实施诊断模型的映射关系和诊断顺序,阐述了管理成熟度诊断过程,提出基于时间、质量、成本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出运用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能够确保诊断的客观性;详述了软件分类选择和软件适宜度评价过程,从软件系统功能状况、软件系统技术水平、供应商资质与实力、项目投资情况四个方面构建软件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建议采用模糊AHP评价方法;通过对管理系统与软件系统匹配度诊断原理的分析,提出企业管理分解和ERP软件分解方案,建立系统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诊断过程的特点,建议采用灰色关系度评价方法。最后以Y集团K1系统实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详细叙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管理成熟度评价过程,基于模糊AHP方法的软件适宜度评价过程,以及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系统匹配度诊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