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1983--2012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Lanczos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使用相关、合成、诊断和Mor1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气候平均5—6月南亚高压移上高原的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83--2012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Lanczos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使用相关、合成、诊断和Mor1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气候平均5—6月南亚高压移上高原的环流场特征与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大气加热场的关系、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低频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到以下结论:(1)南亚高压从中南半岛北部向西北方向移动且于第33候移上青藏高原,恰好与高原南坡成为亚洲南部主要热源中心的时间相一致,且高原南坡整层积分的大气视热源增加速度远快于孟加拉湾以南至中南半岛,这可能是南亚高压移上高原的原因之一;同时采用简化后的全型垂直涡度方程分析加热场和环流场的关系,发现相对涡度平流项和地转涡度平流项有利于南亚高压向西移动,非绝热加热垂直变化项有利于南亚高压向北移动,三项共同作用使得南亚高压向西北移动移上高原。(2)夏季青藏高原东部与南亚高压纬向运动的主要低频周期都是10~20d,前者的次要周期是30-60d,而后者的次要周期为准单周。夏季青藏高原的10-20d低频分量总体上呈现驻波形态,经向和纬向传播特征不显著,且高原东部是10-20d方差贡献率相对大值区,其10-20d方差贡献率要强于江淮流域。(3)在高原东部10-20d振荡峰值位相,青藏高原上空被低频气旋控制,高原西部被低频反气旋控制,导致南亚高压主要高压中心向西移动呈伊朗高压模态;在10-20d振荡谷值位相,低频环流形势完全相反,青藏高原上空被低频反气旋控制,高原西部被低频气旋控制,致使南亚高压主要高压中心向东移动呈青藏高压模态。高原热力场异常导致其上空暖中心变化从而引起的高层风场变化可以解释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装备的发展也处于势在必行的阶段,作为物流装备行业中的代表产品自动导引车(AGV),更是应该全方位的发展,从而能够满足物流产业自动化的需要,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及劳动强度,促进物流行业向高端技术型产业的转变。基于此,本文对设计的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成功研究开发了自动导引车软硬件系统,而针对自动导引车运行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从基础理论出发,研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目前,关于室内环境中PFCs暴露健
电池包中的锂离子电池其性能与温度息息相关,只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电池的性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此外,还要降低电池模组整体温差,才能保持电池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传
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职能权限不断扩大。为了适应这种趋势,镇街大量地招聘编外人员成为普遍现象。在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编外人员的大量使用也给镇街的内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基于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某街道的工作实际,以镇街编外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激励因素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其工作激励问题。依托激励理论对青岛西海岸新区镇街编外人员的激励因素进行归纳,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调查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在超市零售、餐饮娱乐、医疗健康、快递物流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
陆面过程是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壤湿度作为表征陆面水分状况的基本物理因子,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目前多数关于土壤湿度的研究都是围绕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
本文利用中日JICA项目提供的西藏高原及东部山区2011—2013年的地基GPS探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简称为PWV)资料(GPS-PWV),通过与相同站点的探空站资料计
哺乳动物极酸性的胃环境(pH 1-3)不仅可以促进食物消化,更是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却可以突破这道宿主防御系统达到肠道致病性目的。目前
近年来,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大量的关注,也有许多方法相继被提出。其中两阶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思想是分两步来检验变量间的交互作用。首先在全基因组范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能够在相对自然、无需特殊制备或灭活的情况下对各种样本进行事实成像,这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近场光学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