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呼叫中心系统基础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PSTN信令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借鉴TDMoIP技术,设计了一种呼叫中心系统基础平台(Basic Platform of Call Center,BPCT),它是传统电话系统与局域网技术的融合,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灵活方便的开发出具有强大功能的呼叫中心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叫中心的概念、呼叫中心的各种实现方案及呼叫中心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了克服当前呼叫中心系统中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当前各种方法的解决方案。 为了配合新方案的出台,本文首先做了两方面的基础工作:第一方面,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电信集成(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CTI)设备,称为快速转换盒(Fast Translate,FastTran)盒,这是一个用FPGA开发的设备,这个设备工作在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它能以极快的速度(比DSP处理模块高一个数量级)把PSTN上E1中的时隙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上符合IEEE802.3标准的数据帧;第二方面,本文设计了一套专用于BPCT的通信协议,用于控制BPCT内部各部分之间的通信过程,协议规定了大量的数据帧,详细定义了数据帧的格式,并创建了详尽的协议流程,从而保证了BPCT各部分的良好配合。 然后,本文讨论了BPCT系统的基本构成原理和系统的基本组成框架,BPCT利用FastTran盒在通用PC上完成PSTN系统与计算机以太网系统的连接,实现PC与PC之间、普通PC机与普通电话用户之间的高质量语音连接,并提供一些基本的呼叫中心功能,从而构成了一个呼叫中心系统的基础平台。同传统的呼叫中心相比,BPCT更好的整合了PSTN和以太网,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避免了在一个系统内铺设两种线路,完全软件化的开发方法,也符合呼叫中心系统发展的趋势。同以VoIP技术建立的呼叫中心相比,BPCT会提供更好的语音质量和更小的部署代价。 随后,本文讨论了组成BPCT的两部分软件系统,呼叫中心交换服务器系统(Call Center Swith Service,CCSS)和呼叫中心计算机电话系统(Call Center PC Phone,CCPP)。CCSS系统是运行在BPCT服务器上的软件,完成BPCT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信令交互,并实现简单的内部管理功能。CCPP系统是运行在话务员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公众电子邮件系统在嵌入式Linux内核和图形用户界面为MiniGUI的软件平台上的一种实现,并探讨了电子研究的发展现状,电子邮件传输协议的安全漏洞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分析了原有实时场景产生器性能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技术要求,我们仔细分析了场景的生成过程,研究了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的实现方案,完成了总体设计。新的技术要求增加了一个同
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公司的运作方式甚至所有个人、商业的行为方式。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移动计算。移动计算旨在使用户通过无线接入网络随时随地的使
声波是目前水下惟一能够远距离传播的能量形式。因此水下各种设备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降噪技术,并且这些降噪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这就对水下噪声测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水下噪声测量系统技术提不上去势必影响水下设备噪声级的测量工作,进而影响水下设备的降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水下声频弱信号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必须提上历史进程。本论文就是利用直线阵波束形成技术对声频弱信号进行噪声测量方面的研究。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