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河流作为水的载体,地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水环境和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致使河流水环境日益恶化。
城市内河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内河具有提供绿地、保护环境、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城市内河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南宁市内的竹排冲和良凤江这两条主要内河的水质评价和水质综合治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对竹排冲和良凤江水质长期的监测,各选取了5个监测断面及水温、臭味、pH值、电导率、浊度、COD、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氏菌数、叶绿素a浓度等10个评价指标。
2.理化指标方面,根据水质的指数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评价原理,以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各监测断面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竹排冲各监测断面的水温、pH值、电导率均未发生异常,但臭味明显,水质浑浊,COD较高。竹排冲的断面3水质为整段河污染最重的区域。良凤江各监测断面的水温、pH值、电导率也均未发生异常,中上游臭味不明显,COD符合国家标准,但丰水期时浊度很高;下游水塘江口段的水质污染严重。
3.微生物指标方面,根据水质污染的微生物指标评价分级表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竹排冲的微生物数量庞大,断面3的污染程度最重;良凤江中、上游的微生物数量远少于下游,分界明显。两条河都受到粪便污染。冬季微生物数量少于春、夏季。微生物监测结果与理化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4.富营养化程度方面,利用叶绿素a浓度评价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得到以下结论:竹排冲各断面的水体均为贫营养型。良凤江的中游为贫营养型,上游和下游为中营养型。两条内河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均为:春季>夏、秋季>冬季。
5.提出内河水质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①工程措施有不改变河道自然化,截污分流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②管理措施为控制排放总量和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③生态措施有保持原有生境,运用景观生态学设计河岸景观,建立柔性护岸等。
6.最后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