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P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的实验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GFP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脑瘫模型鼠侧脑室内,通过不同时间点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认知能力、神经行为学以及病理形态学指标,探讨GFP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在大鼠脑内存活、迁移情况以及移植对脑瘫模型鼠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6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配到正常组,脑瘫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均行左侧颈动脉结扎并缺氧两小时建立脑瘫模型,建模后3天再对移植组进行侧脑室GFP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三组大鼠正常饲养至生后4周、8周时,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平衡木实验、足印重复间距分析实验对其空间记忆能力,神经行为能力进行评估,最后取大鼠脑组织切片荧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病理学检测。  结果:(1)Morris水迷宫结果:正常组、移植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脑瘫组明显缩短(P<0.05);(2)平衡木实验结果:正常组、移植组与脑瘫组相比潜伏期时间缩短,后足滑脱次数减少(P<0.05);(3)足印重复间距分析实验结果:正常组、移植组与脑瘫组相比潜伏期时间缩短,右侧后肢足印重复性较好,足印间距减小,且间距稳定(P<0.05);(4)荧光镜下观察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存活,部分细胞向移植部位周围迁移;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脑瘫组大鼠侧脑室周围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周围有炎性细胞聚积,局部出现囊性病变;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脑组织结构破坏以及细胞形态较脑瘫组有所改善,囊性病变减少。  结论:经侧脑室外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脑瘫的病理损伤,并可恢复神经行为学功能。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含有机自由基的共轭聚合物双模态探针的构建和应用目的癌症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现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超声及MRI等)都存在各自的局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后累积的卒中复发率逐年升高。卒中后应及早干预各种危险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卒中复发密切相
目的:回顾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行住院治疗的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骨折发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