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收入保险需求研究--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不断升级,在农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推动下,以规模经营为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一方面为水稻生产经营带来了较高的生产收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水稻生产风险,风险在单位经营面积上的汇聚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收入波动加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市场机制对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将会日趋明显,粮食市场风险和收入风险管理将成为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建立有效的水稻收入保险制度分散市场风险和收入风险,是关乎粮农增产增收的焦点问题。为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管理需求的多样化,减少农业规模化经营下的水稻生产风险,开发适合中国国情、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水稻收入保险具有现实的迫切性。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作物收入保险制度进行政策呼吁,发展水稻收入保险制度已成为中国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稻收入保险的成功实施以及顺利推广,受到政府支持、产品特点、运作机制、实施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同时符合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利益诉求。只有受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接受和承认,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管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又能为商业化运作环境下的保险机构带来经营利润,才能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水稻收入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研究以江苏省水稻经营风险和水稻收入保险需求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制度实施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何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水稻收入保险的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从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风险管理的差异化需求,新型经营主体水稻收入保险的需求以及选择偏好,制度设计及制度环境对水稻收入保险供需的影响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收入保险需求和选择机理进行探讨,并透过需求层面剖析构建水稻收入保险供给制度的必要条件。全文共分7个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研究内容一:基于中国农地经营权流转之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收入保险的潜在需求。借鉴已有研究对水稻规模经营所面临风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背景下水稻经营风险在风险程度和风险类型上存在差异性,推论不同规模的水稻种植户对农业保险保障的需求已出现分化,进而将调查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保险需求及影响因素,揭示水稻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生产条件下与传统小农生产下的经营风险的差异性,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水稻保险需求的满足水平。基于此,得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收入保障型水稻保险的潜在需求。
  研究内容二:基于对水稻收入风险管理和收入保障的潜在需求,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收入保险需求的差异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需求水稻收入保险主要基于投保后的期望效用与投保其他险种获得效用之间的比较;如果投保水稻收入保险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在维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获得比投保其他险种更大的期望效用,那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会倾向于选择水稻收入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自身风险偏好和要素禀赋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下,形成了对水稻收入保险的选择行为。研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水稻收入保险的认识和需求调查为基础,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收入保险的选择行为,构建多元Logit模型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风险感知和信息获取差异条件下,对水稻收入保险、产量保险和成本保险之间的选择决策影响的不同,并进一步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质性特征对其水稻收入保险需求影响的作用机理。
  研究内容三:以水稻收入保险试验区为例,进一步分析保险制度设计对激励水稻收入保险供需的影响。就保险供给而言,水稻收入保险的实施有助于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收入保障,其积极作用在于分散市场风险和减少收入波动;然而,收入保险制度供给受到自身制度设计和运行环境的现实制约,尤其目前水稻收入保险并不具有完备的实施基础,商业保险机构及政府部门缺乏供给积极性,保险制度也不能完全达到刺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作用。研究在分析试验区做法的基础上,证明现有外部实施基础和农业保险制度内部约束是限制水稻收入保险供需的重要因素,并探讨在中国如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保障对象,建立既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又符合保险参与主体利益诉求的水稻收入保险制度。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和政策启示:(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更大的收入风险,引致其对农业收入保障型保险制度的需求;(2)水稻非主要生产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倾向于选择收入保险,水稻收入保险应优先在非主要生产区开展试点,并根据需求有序推进;(3)农户认知偏差对收入保险需求影响显著,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水稻收入保险的认知程度有助于刺激其保险需求;(4)生产投入成本增加情况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需要保险对产量的保障,而市场风险感知程度的提高则对收入保险需求具有正向影响;(5)价格风险分散渠道匮乏和巨灾风险分散能力不足,使得收入保险供给机构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保险赔付风险过大抑制了供给积极性,约束了农户收入保障需求,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完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6)多级政府财政保费补贴机制尚未建立,仅靠地方财政难以长久负担保费补贴不利于鼓励和刺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水稻收入保险,需要完善水稻收入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建立多层次财政支持机制。
其他文献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特殊状况,不论是国内环境还是国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新的风险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总结党的执政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创造性地提
期刊
父母言语粗暴是指当孩子表现不良,特别是在引起父母消极情绪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不恰当的、侮辱性的言语攻击。父母言语粗暴的动机是为了让儿童青少年改正错误并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父母在言语上的粗暴行为真的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一般来说,父母消极养育行为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父母言语粗暴对青少年的内化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具体的影响机制又是怎样的呢?以往研究表明,父母的粗暴养育对不同性别的儿童会产生
载荷谱是可靠性设计的依据和结构疲劳试验的基础。国内外关于载荷谱编制的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但关于转向架构架设计和疲劳试验的却较少。国内提速客车转向架构架种类繁多、运营工况复杂,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依据现行的国际标准,仅能在定性层次上分析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可靠性,显然已不足以保障国内运营安全。编制能够正确反映运营条件下转向架构架损伤情况的载荷谱是将现有的结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试验评估从定性层次到定
期刊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为今后开展中小学生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20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工作中的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知识专项调查数据,对不同性别、学段、经济片区以及城乡间学生的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中小学生对新冠肺炎病因的知晓率达81.4%;对于呼吸道传播(83.6%)和密切接触传播(76.5%)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气溶胶传播
学位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金融与数字科技也开始尝试新的结合,并开发出数字化金融的全新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和全面性,逐渐增强了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并实现了各个省市地区对于金融发展成果的便利性与可得性,同时保障了城乡居民能够平等获得经济发展成果以及金融服务资源的权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经济发展面临的经济失衡问题,并有效减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所以综合来看,数字
随着全球碎片化生产的深入,跨国企业在全球贸易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前“谁也离不开谁”的世界经济格局下,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国家地缘政治事件的冲击,地缘政治风险因素对全球(区域)价值链的影响日渐凸显。地缘政治风险是否会对中国在不同国家内部价值链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得出一国的地缘政治风险主要来源于极端风险事件和国内的制度环境,而参与价值
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助推作用,高质量提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未来出口的重要指南,也是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润滑剂”。随着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行为有利于出口质量的提升,但是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实际上并没有呈现稳定的持续提升趋势,且中国出口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滞后于经济规模的增长。那么,引起上述悖论出现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从企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