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皖南地区历口群沉积相、物源和时代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ianshi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地区历口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皖南地区历口群中野外露头出露好、原生沉积构造保存较好且层序基本清晰的典型沉积岩剖面,主要是从沉积盆地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砾石古流向分析、砂岩碎屑颗粒统计和锆石U-Pb年代分析对新元古代历口群进行系统和精细的物源和时代研究,目的是判别物源区,对历口群时代进行标定,并为江南次级盆地的演化提供重要证据。  通过岩性和岩相组合特征分析,对历口群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内葛公镇组为海底扇相,镇头组为近岸水下扇相,邓家组为滨岸相,铺岭组为火山溢流相/喷发相。  根据镇头组老虎坑砾石统计分析,认为研究区附近南侧的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和与双桥山群岛弧岩浆活动有关的地区为该组提供了主要物源;在三角图解中,邓家组砂岩投点于再旋回造山带,指示扬子板块为其主要物源区。此外,邓家组碎屑锆石年龄样品中,古老的碎屑锆石表明了有大量物源来自于扬子板块内部;邓家组年轻的碎屑锆石与井潭组等裂谷双峰式中获得的年龄相近或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部分源区为南华系裂谷火山岩,且其中少量820Ma左右的碎屑锆石代表了与双桥山群岛弧岩浆活动有关的物源区。  在镇头组变凝灰岩样品中,运用LA-ICP-MS测年获得一系列U-Pb年龄为820±10Ma的岩浆锆石;在邓家组长石石英砂岩中测得最年轻的一组锆石U-Pb年龄789±11Ma。结合前人在历口群铺岭组中发表的同位素年龄数据(760Ma),本文认为历口群形成时代跨度较大,镇头组主体形成于820±10Ma左右,邓家组形成时代在760Ma~789Ma之间,据此,可以在新元古代地层柱中对历口群的时代位置进行标定。该数据表明,皖南地区江南次级盆地与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系基本是同时开启的,大概也是在820Ma开始接受沉积的。
其他文献
以隧道工程为代表的地下工程的建设是以岩土为介质的,岩土介质的复杂性及其不可见性增加了隧道工程建设的困难,因此,如何更加方便、透明的研究岩土介质,以更加有效的管理隧道工程
本文以山西富康源滑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查明滑坡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采用室内试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滑坡基本特征、变形特征、形成机制、滑坡稳定性以及治理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一套合理的滑坡治理优化分析方法。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1)在阐明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滑坡基本特征及滑坡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机理;(2)采用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基于Mi
水力压裂技术在低渗透、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储层改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油气开采难度的加大,压裂时的砂含量和排量也不断加大,井下工具冲蚀失效频繁发生。截止目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湿式润滑加工方式由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而不断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一些绿色切削技术应运而生,本文所研究的低温冷风
大位移水平井段能使井筒与更多的油藏储层进行接触,改善油藏储层的流动状况并获得较大的排泄区域,从而提高油气单井的综合采收率。国内通常采用滑动式复合钻井技术完成该井段
摘 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也促使人们对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需要充分的运用结构加固技术,以此来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保障。文中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结构加固技术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对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增大截面;预应力;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