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观察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DEX)后处理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包括其神经行为学评分情况、脑梗死体积比。为临床防治脑卒中,减少脑卒中引起的脑损害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探讨临床联合应用多种保护模式的可行性及能否获得增强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80±2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组(R组)、盐酸右美托咪啶后处理组(D组)、联合应用组(R/D组),每组8只。动物神经功能评分(Longa)评分0分的大鼠纳入研究,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闭模型(MCAO)。C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右侧)阻闭模型制备;R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右侧)阻闭模型制备+左下肢远程缺血后处理;D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右侧)阻闭模型制备+右美托咪啶后处理;R/D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右侧)阻闭模型制备+左下肢远程缺血后处理+右美托咪啶后处理。各组大鼠均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行Longa神经功能学评分。恢复大脑中动脉灌注48h后,麻醉取脑,制成冰冻切片并采用TTC染色后,在标准参照物背景下对每一组脑薄片标本进行数码照相,采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美国Media Cybemetics公司)分析图像并计算脑梗死区体积比。结果:1.动物模型制备:本实验共有6大鼠死亡,其中4只在术中死亡,2只未存活到相应时间点,均予以补充。2.神经功能学评分(Longa):各组再灌注后24h神经功能学评分存在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对比:神经功能学评分C组、R组、D组差异不显著(P>0.05);R组与D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R/D组与R组、D组差异不显著(P>0.05);R/D组显著低于S组(P<0.01)。3.脑梗死体积比分析:再灌注后48h脑梗死体积比测定结果提示:各组脑梗死体积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进一步组间对比:R/D组、R组、D组脑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C组(P<0.01);R组与D组脑梗死体积比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R/D组脑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R组(P<0.01),R/D组脑梗死体积比低于D组(P<0.05)。结论:1.盐酸右美托咪啶缺血后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二者的保护作用相当;2.联合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缺血后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可取得增强的神经保护保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