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篮球运动曾经盛极一时,包揽了男女篮的全国冠军,涌现出了大批的篮球人才,为国家篮球队输送了大批好手,但湖北省却一直没有CBA的篮球俱乐部,这就使得省内近些年的篮球人才大量外流,后备人才的储备出现了断层,使得湖北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湖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湖北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典型的传统“三级网络培养”模式,到了九十年代人才基数大幅减少就导致地方校队“无材可选”,进而导致湖北篮球的竞技水平也每况愈下。2.湖北省篮球运动划拨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经费的来源比较单一,目前仍然高度依赖行政拨款,缺乏商业运作,无法在当地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无法吸引赞助商投入到青少年篮球后备人的培养之中。3.湖北省篮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分布比较合理,老中青三代教练员未出现断层,但是中生代教练员人数相对较少。教练员们的整体执教经验较为丰富,但与年龄相对应的6-10年教龄的篮球教练员占比过低。高级职称教练员很多,但是在学历方面存在短板,会影响教练员对于新的训练理念、方法和手段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湖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4.湖北省青少年球员年训练时长100-199天的队伍占到了六成,达到国家标准训练日的球队很少;球员训练的场地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遇到恶劣天气也会影响球队的训练计划;队员们对于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湖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在心理训练方面存在很大的短板,训练内容单一、覆盖面低;在竞赛场次上,除了少数几所学校达到规定要求以外,其余体校均未达到相应标准。针对当前湖北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改变以往体教分离的单一模式,深化创新体教结合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综合性人才,推动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2.牢牢把握为高校和专业队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定位标准,促使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品牌化,运用市场经营方式运作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3.在传统的选材模式基础上添加新的评估指标,完善选材评估体系。4.借鉴国外先进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由基层到顶层、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5.整合体育与教育部门的竞赛组织,严格赛风赛纪。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赛,适当增加比赛场次,使青少年运动员得到更好的锻炼。
其他文献
提问策略是外语教学课堂策略的一个重要策略,它的合理运用能很大程度地改进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体育学院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的特点,论述提问策略在体院英语
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着体育事业迅猛发展,迅猛发展的广东体育事业亟需吸纳大量体育人才.但目前广东高等体育教育尚未完全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广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