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倍频器技术的毫米波信号源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q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毫米波信号源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多,工作频段也随着应用领域的增多而增加,对毫米波信号源的性能指标有了更高要求。毫米波信号源的关键组件倍频器的性能对整个系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倍频技术获得的高频段信号源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可以降低系统的工作频率,获得频率稳定度高、相位噪声优良的信号源。通过倍频器技术获得高频段的信号源已成为当下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本论文分别基于IHP 130-nm Si Ge Bi CMOS工艺和GF 45-nm RF SOI工艺研究并设计了三款宽带毫米波倍频器。论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倍频器技术的毫米波信号源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调研了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然后介绍毫米波倍频器的设计基础,包括电路特点、性能指标和倍频电路设计的主流方案。最后进行三款宽带倍频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总结。基于×2倍频器技术的毫米波信号源由基于push-push结构的倍频单元和输出缓冲器级联构成。工作电压为2V,输入信号功率为2 d Bm时,最大倍频输出功率为-8.71 d Bm,3-d B带宽为186 GHz-257 GHz,相对带宽达32%。电路总功耗为23 m W,芯片面积为0.15 mm2。基于×3倍频器技术的毫米波信号源采用变压器耦合双端注入结构实现注入锁定倍频器,它由谐波发生器和振荡器两部分组成。工作电压为1.2 V、输入信号功率为0 d Bm时的频率锁定范围达54 GHz-93 GHz,相对带宽为53%。电路总功耗为15.1 m W,芯片面积为0.21 mm2。基于×4倍频器技术的毫米波信号源是由两级带尾电流源偏置的push-push倍频单元结构和驱动放大单元构成。工作电压为1.1 V、输入信号功率为0 d Bm时,倍频器最大输出功率为-0.13 d Bm,3-d B带宽为21.6 GHz-38.8 GHz,相对带宽达57%。电路总功耗为36.08 m W,芯片面积为1.63 mm2。与同类文献相比,本论文设计的三款毫米波倍频电路在带宽和功耗上均有一定的性能优势,对宽带倍频信号源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组织工程在体外构建可降解多孔支架,支架与细胞和生长因子组装后植入人体,实现组织或器官再生。不同组织或器官具备不同功能,因此,支架设计和制备需具有组织特异性。本文借助低温3D打印技术制备了高度多孔的胶原/壳聚糖支架,采用中和、交联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从而制备了理化性能可调、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组织工程支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探究胶原/壳聚糖墨水的浓度比例,确定墨水的可打印性。流变学测试发现墨水粘度随
针对复杂地理环境下植物接触式取样自动化程度低、作业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课题基于小型旋翼无人机平台,设计开发了一款集接触式植物样本取样与非接触式植物信息采集于一体的植物取样系统。基于植物取样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技术指标,提出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植物取样系统方法,设计了由植物样本取样机械手、植物信息采集分系统、安全保护分系统等组成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无人机平台的选型设计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分析。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子信息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微波介质陶瓷在移动基站、卫星通信、军用雷达、GPS、蓝牙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稳定温度系数(τf)和高Q值(Q×f)的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是未来5G基站滤波器的重要解决方案。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超低介电常数堇青石(Mg2Al4Si5O18)基微波陶瓷,具体研究内容如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用电需求增大的同时也带来了电气安全事故率的提高。其中电力电缆是传递电能的关键装置,在持续工作状态下,出现过负荷,线路老化,或者短路现象都可能产生绝缘击穿,导致线路表面温度发生改变。故可以通过电缆表面温度判断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因此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LoRa的电力设备无线测温系统,在线实时监测电缆表面温度状况。本文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系统总体设计方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的患者发生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不良反应的管理提供依据,为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1.Meta分析:对Pub Med、万方、EMBASE、知网、维普和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临床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循证医学的PICO原则(患者人群、
人类的视觉系统对图像信息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其中复杂的视觉机制是支撑人类视觉系统高效运转的前提,因此研究视觉感知机制对于理解目标感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近些年以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方式的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更是为目标感知计算模型的研究贡献了更多重要的新思路。受此启发,本文首先考虑到视觉系统主视通路上的视网膜、外侧膝状体、神经突触以及视皮层等结构对视觉信息流的加工处理过程,构建了基于视觉感知机制的目标
运用低频超声操控细胞或粒子,通常会出现非线性或涡旋轨迹运动而严重影响操控运动精度;在超声相控阵、超声内加工的研究中,也出现被控物体实际位置及运动轨迹与理论存在偏差等问题;此外,在声场微纳粉体操控方面,在声场作用下微喷嘴喷出的微粉不是沿着喷嘴轴线方向运动,而是在喷嘴口处出现旋涡状运动,显然超声驻波声辐射力难以解释这一运动现象并从根本上解决喷射精度差等问题。旋涡状运动表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会因粘性等
在通信系统中,序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具有低相关性的序列可以应用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通信系统,便于接收端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的用户;另一方面,随着第五代无线通信(5G)时代的来临,尤其是物联网的高速发展,系统对连接数的要求非常之高,这也对序列集合的容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基于这两个方面,本论文针对具有良好相关性的序列以及大容量的序列
压电材料是工业生产领域重要的功能材料,它可以用于加速器、换能器、谐振器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制造。近几年,随着现代工业对压电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要求也变得愈发苛刻,从起初的常温低频环境逐渐发展成为更加严峻的高温高频环境,传统的PZT材料很难应对如此极端环境,因此对压电材料的耐高温高频的要求有所提高,此外,对压电材料的灵敏度要求也有所提高。综合这些方面的需求,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温压电陶瓷已经成为迫切且具
在传统成像系统中,分辨率和成像视场之间的竞争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只能捕获具有精细细节的小区域图像或者具有粗糙细节的大区域图像。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FPM)技术是一种解决显微成像系统中这一内在矛盾的新技术。它将高吞吐量和高分辨率成像的挑战从改善光学的物理局限性领域转移到计算领域。在传统FPM系统中,可编程LED阵列用作其光源,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