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中非音乐因素的符号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usni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中的非音乐因素,是指用音乐符号和音响所体现的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表征,具体化为音乐中的时间结构、“运动”现象、形式构造、造型性因素、情感品质等。自然与生活表征融入音乐的基本创作手法诉诸拟音、意象和隐喻,而实现音乐符号化的路径主要是抽象、暗示和表现,对符号化音乐形象的感受则需通过想象与联想获得。社会生活变化,文化表征也会随之转变,这就形成了音乐的历史性。音乐中的非音乐因素,是音乐须臾不可缺的意义和本质。音乐离开了生活表征和历史性,就无法表现,无法阐释,无法理解,审美价值也无从体现。如果说音乐的阐释是“解码”,那么非音乐因素的符号化则是“编码”。音乐是有意味、有组织逻辑的。音乐符号体系记载的是人类意识活动、人类意向和特定的人类体验,是人类同现实之间联系的纽带,非音乐因素通过符号化承载生命的冲动。通过对音乐形态特征和非音乐因素符号化规律的关注,就可以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对音乐形象获得更加明确的感知,把握音响意味的东西。关于非音乐因素符号化的探索在历史上赓续不断。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戴里克·柯克就出版了《音乐语言》一书,其中不乏对非音乐因素符号化的探讨。他分析了数百个谱例,试图为绝大多数音乐语言的词汇综合性分类打下基础。遗憾的是音乐并不是语言,依照语言学的方法研究音乐的符号系统难以找到门径。20世纪初期,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的基础上孕育而成的符号学,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音乐虽然不是一种语言,但它有可以传达生命和感觉的领悟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描绘而非推理,它具有意义,却没有约定俗成的关系,从而不是把自己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符号,而是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承接东欧的形式主义与西欧的结构主义学理传统,在西方尤其美国音乐学界兴起的叙事学研究热潮,认为音乐叙事通过叙事元素间的对立产生的不平衡状态,是叙事展开过程的一个活力源,这与音乐事件的安排常规极为吻合,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产生颠覆性的认识。本论文是在上述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音乐中非音乐因素符号化的进一步思考。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非音乐因素符号化特征”论述音乐符号化的主要路径;第二章“非音乐因素的符号化实证”从标题音乐、纯音乐、声乐三方面具体分析了非音乐因素符号化的实例;第三章“非音乐因素符号化与世界的关系”论述了符号化的创作手法和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从宣痹通阳到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兼以温阳益气,到益气活血等经过了不同阶段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规范治疗法则显著地提高了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以上治疗
<正>表演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虽然是文化形象和文化财产,但相比其他产业投入大、回收慢且少。台湾表演艺术产业始终不具备独立生存的条件,文化评论家南方朔曾经以"投入式驱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普遍实施开来,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在调查研究偏远地区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新课程改革
目的:观察中药脐疗联合局部围刺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脐疗(血竭、三七、乳香、没药、葛
教学《陈情表》一文旨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学生探究其思想和艺术魅力。以人为本即要学生弄清学习目标,利用课本剧表演、课堂问题讨论和内心体验等教学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例如植被退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建院70周年院庆为契机,开展了包括庆典、大型下乡义诊活动、高端论坛、推出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新举措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便民的庆祝活动,展示了医
研究背景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见的肾替代方式,而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通路有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中心静脉导管
目的探讨外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深Ⅱ度烧伤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
目的探究孕期情景模拟访视对初产妇焦虑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产妇30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后按照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