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隧道协议的研究及L2TPv3信令控制技术的实现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层隧道协议(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作为借用公用数据网建立公用隧道在远程用户之间提供对第二层协议(特别是使用极广的点到点协议(PPP))进行中继,提供实现远程专用虚链路的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建立安全的跨地域虚拟专用网络(VPN)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论文作者及研究小组的其他同学对早期的第二层隧道协议的分析研究表明:隧道中继的思想可以比第一版(L2F、L2TP)和第二版(L2TPv2)定义的范围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就是本论文涉及的工作开展的背景。本论文对早期第二层隧道协议扩展建议的思路包括:①将隧道中继的思想拓宽到包括二层协议在内的各层协议的包装中继的应用范围;②将传统隧道中继限于非对称应用模式(即终端对服务器的访问模式)推广到两类对称应用模式(终端对终端和服务器对服务器)。在本项研究工作的进行过程中(2003年),IETF的建议草案——第二层隧道协议第三版(L2TPv3)的修改已经将第二层隧道协议的应用模式扩展到对称模式。 本论文覆盖的工作包括两部分:对第二层隧道协议的分析研究和在Linux环境下对L2TPv3信令控制技术的实现。前者涉及对第二层隧道协议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以及从第一版到第三版的改进的探讨;后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协议实现,对设计思路、模块划分以及对协议软件测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协议实现的讨论的重点是论文作者独立完成的工作——第二层隧道协议的隧道控制信令控制。
其他文献
演绎数据库与面向对象数据库是对传统关系数据库技术的两大扩充。两种方法各有其显著的优点,但是演绎数据库缺乏强大的建模能力,而对象数据库缺乏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由于两者优
Internet的蓬勃发展促使全世界的数据通信业务爆炸性的增长,随着网络中数据业务量成为主导后,以IP交换为基础的通信网框架成为信息通信的主导技术。 当前,电信运营商、Intern
本文介绍了在PTCAD2000平台下短路电流可视化计算软件的开发。介绍了软件的系统结构、数据结构定义、与PTCAD2000平台的接口、电力系统原始接线图转成等值可计算网络、序网的生成、考虑零序互感线路阻抗时电网导纳矩阵和阻抗矩阵的生成,以及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的计算机实现。通过建立可视化的电网数学模型,程序实现了电力系统下短路故障的计算和分析,为在PTCAD2000平台下高压输配电网的设备选型提供了
从数据库内自动获取知识是知识获取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知识的自动获取技术,可以解决知识获取上的"瓶颈"问题.目前,在研究知识的自动获取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多成果.
在工业、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水利、经济管理及社会等系统中,非线性和时滞是普遍存在的。对时滞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很有意义的。对于
时空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查询优化与索引和时空本体论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实体都具有空间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安全性问题越显重要,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入侵检测作为安全防卫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还能起到保护其他安全子系统的作用,因此对入侵
Internet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兴起,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则进一步提高了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该文指出了为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开展针对网上虚拟商品展示的有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