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粗犷型增长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亦带来严重的能源约束、环境污染问题,如:能源供需矛盾、温室效应、大范围雾霾天、水污染等。随着上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迫在眉睫。研究发现,适当的政府环境规制能有效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有助于从生产端减少能源使用量、降低生产污染排放量。因此,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对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量了劳动力、资本、能源、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等要素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有效衡量能源利用率。因此,本文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样本,建立超效率DEA模型,采用随机效应的Tobit面板数据处理方法,实证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技术水平下降是导致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均衡,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政府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地区对外开放度和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煤炭能源消费占比不利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要整体提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需要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实施差异化、合理化的环境规制;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软件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程序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大量计算机软件被用于航空航天、武器、大型设备等重要领域时,对软件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的要求就格外的高。如何能更自动化的,准确的找出各类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隐藏错误,保证程序安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作为程序验证的关键性方法之一,模型检测是一种较为成熟稳定的技术。模型检测的关键在于对程序的建模以及对程序性质特点的形式化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驾驶员的疲劳检测也成为当前热点的研究领域。本文针对驾驶员的疲劳驾驶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关键点定位的检测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困倦疲劳的危险驾驶状态。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等处理手段,对摄像机采集图片进行优化,减弱由于光照和噪声对图像产生的影响。针对原有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进行优化,追加MLP回归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工业物联网得到了快速的兴起和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和操作技术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内将软件定义网络引入到工业物联网之中,软件定义网络的引入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本文中将主要研究软件定义工业物联网内数据的安全传输问题。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软件定义工业物联网中边缘网络内
目的:运用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对其脑岛和与之相关脑区的脑功能网络连接模式的影响,深入分析电针胃俞募配穴治疗FD的中枢响应机制。方法:1.将18只7日龄SD的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FD模型组、FD针刺组,每组纳入6只,均为雄性乳鼠。其中,FD模型组和FD针刺组统一采用0.1%碘乙酰胺
急性心梗是全世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肌红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心梗的早期标志物。它由153个氨基酸和一个血红素(铁卟啉)组成,分子量只有约17 kDa。正是由于其体积较小,在心脏肌肉组织缺血坏死后,能较快地进入循环血中。在急性心梗发生2小时左右就会达到高峰。现阶段,肌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液相色谱法、荧光法、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耗时较长、操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截止201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5亿辆,其中传统的燃油汽车占比超过了98%。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化石燃料为主的汽车导致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减缓传统燃油汽车对石化资源的高度依赖,以清洁、环保的新能源作为核心动力的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s,以下简称NEV)产业,已成为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抓手。当前,
激光诱导光学元件损伤一直是限制高能高功率激光系统负载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究光学元件损伤物理机制与物理规律,改善光学元件加工工艺,延长光学元件使用寿命始终是高能高功率激光技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光学元件损伤物理过程主要包含多光子电离过程、雪崩电离过程、杂质缺陷诱导过程、非线性效应等,且往往为多过程耦合。对于这个复杂过程的研究,需要在线、便捷、高效损伤检测手段。目前有四种较为成熟的检测判别
光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在任何光学系统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光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在介电颗粒中通常很弱。本文表明,利用具有对偶对称性的介电颗粒和核-壳纳米颗粒可以实现自旋轨道耦合的增强,从而增强散射光的自旋霍尔位移。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偶对称球体中光自旋霍尔效应的增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在等离子体系中能够得到增强,但是在介电粒子中还是很弱。本文揭示了自旋霍尔位移与对偶对称性的关系,并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准确的位置定位从本质上讲取决于对时间的精确测定。作为现今对时间测定上最为精密的仪器,原子钟已被广泛应用于导航卫星系统,因此星载原子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定位精度。卫星星载原子钟时钟误差是导航卫星精密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建立能够对卫星钟差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报的模型,对于减小卫星定位误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卫星钟差的高精度预报方法进行研究,内容如下:(1)
近年来,短文本已成为互联网信息的普遍形式,尤其是随着在线社交媒体的发展,其数百万的用户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短消息。从大量的短文本中推断出主题已经成为许多文本内容分析任务的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例如文本表示,用户兴趣分析和新兴主题发现等。许多现有的方法,例如概率潜在语义分析(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PLSA)和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