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霉菌(Trichoderma)是世界公认的生物防治菌,它可以通过寄生、竞争和抗生等方式对病原菌进行防治,也可以通过提高寄主植物的系统抗性的方式来提高寄主植物的免疫力。紫丁香为哈尔滨的市花,紫丁香白粉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其观赏价值,也会影响苗木的健康。但对于白粉病的防治多采用化学防治,寻找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方法迫在眉睫。本试验利用紫丁香根围土壤样品中的木霉菌对白粉病进行生物防治。从哈尔滨市8区的16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181株木霉菌,并按其在PDA试管上形态特征差异,将181株木霉菌分为44组,每组挑选出1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鉴定出10种木霉,分别是假哈茨木霉(T.pseudoharzianum)、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anum)、深绿木霉(T.atroviride)、渐绿木霉(T.viridescens)、绿木霉(T.virens)、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类棘孢木霉(T.asperelloides)、毛簇木霉(T.velutinum)、钩状木霉(T.hamatum)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其中假哈茨木霉和非洲哈茨木霉为优势种,分别为46株和41株;劣势种为毛簇木霉和短密木霉,分别为2株和1株。筛选产孢量大、长速度快和生防效果好的假哈茨木霉T1(TpseT1)、非洲哈茨木霉T52(TafrT52)和类棘孢木霉T57(TaspT57)菌株分别进行固体发酵。配方为稻壳:麦麸=4:1,再加1%的硫酸亚铁和75%的水搅拌均匀后装盘封口于28℃环境中培养5天,其产孢量均可以达到1 ×107spores/g发酵料。但是当3种木霉菌株进行两种或者三种对峙培养时,均会出现抑制现象。其中TafrT52菌株对TpseT1和TaspT57菌株都具有较强的抑制力,抑制率分别为57%和59%,均达到了 50%以上。而三种木霉共培养时,彼此间的抑制率均达到了 60%以上。因此,三种木霉不能共同使用。利用木霉菌剂浇灌紫丁香盆栽小苗,研究木霉菌剂对紫丁香幼苗的促生长效果。结果表明:TpseT1、TafrT52和TaspT57菌剂在处理15d和30d时均可以促进紫丁香幼苗的侧根数量的增加和生长,且随时间的增加效果越明显;TpseT1菌剂和TafrT52菌剂处理7d后,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58mg/g和1.82mg/g,明显低于对照叶片的2.28mg/g;其原因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期的镁螯合亚基CH80451基因和后期的叶绿素酸酯氧化酶CA67767基因负调控导致的。利用发酵后的木霉菌剂喷施室外患有白粉病的成年树,探究木霉菌剂对紫丁香白粉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木霉菌剂对白粉病均具有防治作用,但作用方式不同。TafrT52菌剂处理9d后,对照相比,病叶的脱落酸(AB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分别增加了 42.40ng/mL和216.80nmol/min/g;TaspT57菌剂处理9d后,对照相比,病叶的ABA含量增加了 33.54ng/mL,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了 1.81nmol/g;TpseT1菌剂处理9d后,对照相比,病叶的CAT的活性提高了81.22 nmol/min/g,MDA的含量和叶片的发病率均有所降低。综上所述,TafrT52和TaspT57菌株都可以通过促进病叶脱落、新叶萌发以及降低过氧化物含量等方式对白粉病进行防治,TpseT1菌株不仅可以降低病叶的过氧化物含量,同时也可以降低病叶的发病率。除此之外,喷施木霉菌剂可以使干瘪、缢缩的保卫细胞恢复饱满,同时可以提高气孔的SL/SOL的值,促使气孔闭合从而阻止病原菌侵入植物细胞,最终达到抗病和保护植物的目的。总之,从紫丁香根围土壤样品中分离的木霉菌对紫丁香幼苗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并对紫丁香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不同木霉菌株的作用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