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缓解产能过剩、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浙江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民营经济活跃的大省,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很多以低成本出口为获利基础的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营难题。由于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大量企业倒闭,出口难以成为未来支持浙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浙江的经济发展应寻求新动力,以城市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研究浙江省城市化的内需扩张效应对于浙江省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及与城市化相适应的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先对城市化促进内需扩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然后考察浙江省不同城市化阶段下的内需状况(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并对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内需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接着再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研究城市化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效应,并进一步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城市化与投资及城市化与消费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在此基础再研究城市化的内需扩张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实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城市化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每1%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会带来4.17%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2.33%的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加;第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从驱动作用方向来看,以城市化驱动投资和消费为主;第三,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城市化对投资的正向效应大于对消费的正向效应,消费的扩张效应在短期内存在时滞;第四,每1%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带来3.37%的内需的扩张,但是内需扩张效应在当期具有时滞。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城市化的消费需求效应远远小于投资需求效应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惯性的转变时滞、社保体系的建设时滞及高房价与收入转移等带来的即期消费抑制这几个方面,最后提出要加大城市化的内需扩张效应,关键在于降低消费需求扩张效应的短期时滞,并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