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对比两种麻醉效果下血清中Apelin、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胱抑素C(Cys C)的含量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及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妇科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对比两种麻醉效果下血清中Apelin、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胱抑素C(Cys C)的含量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及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妇科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腹后30min(T2)、术后即刻(T3)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采集这三个时间点外周静脉血进行Apelin、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胱抑素C(Cys C)检测对比分析,并对T2时刻血Apelin、Ang Ⅱ、Cys C与HR、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T1、T3时HR、SBP、D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HR、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相较T1而言Apelin均明显减少而Ang Ⅱ、Cys C均明显增高(P<0.05),T2、T3时观察组Apelin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ng Ⅱ、Cys C明显降低(P<0.05)。对T2时刻血Apelin、Ang Ⅱ、Cys C与HR、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时血Ang Ⅱ与HR、SBP呈正相关(P<0.05),Cys C与SBP呈正相关(P<0.05),而Apelin与HR、SBP呈负相关(P<0.05)。另外Apelin与Ang Ⅱ、Cys C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后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无论是静吸复合麻醉还是静脉麻醉都能较好的维持术中麻醉深度从而满足手术要求,但与丙泊酚相比,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术中能够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避免应激反应过度,值得推广。同时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Apelin与AngⅡ、Cys C的表达呈负相关,并且在应激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表达下调,由此可知Apelin、AngⅡ、Cys C与应激反应关系密切,为临床工作中监测应激反应提供了新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QT间期(QTc)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80例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A(空白剂量组)、B(低剂量组)、C(中剂量组)及D(高剂量组)四组,每组20例。B组、C组和D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配制的等容积利多卡因0.5mg/kg、1mg/kg和1.5mg/kg,同时A组静脉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
目的:评价改良法胸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早期恢复质量及外周血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初次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改良法阻滞组(STG组)、传统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anteriorplaneblock,SAPB)复合全麻组(SG组)和全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组(GP组)。检测患者术前、术毕即刻和术后24小时CD3+、CD4+、CD8+T
目的:传统的常用的生存预测模型是Cox回归,但其受到比例风险假定的限定,不适用于分析如今的变量数远大于病例数的高维数据。本文针对公共数据库中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数据对患者的预后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将探讨基于RSF变量选择偏倚进行改进的最大选择秩统计分裂规则与常用RSF分裂规则的四种RSF模型在低维的临床数据和高维的临床及基因表达数据中预测的优劣,丰富临床生存资料的预测模型,为临床不同患者得到更精确的预后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组(U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以及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组(U+Dex组)四组,每组各32例;2.U组和U+Dex组诱导前10min将1万U/kg乌司他丁溶于5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
目的:探讨吸入氧浓度对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腔镜胃癌根治术肺损伤的影响,用于更精准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麻醉通气策略。方法:选取2018-10至2020-05山医大一院行择期腔镜胃癌根治术且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FiO235%)、B组(FiO250%)、C组(FiO275%),每组20例。麻醉插管后3组分别以35%、50%、75%的吸入氧浓度维持机械通气,每组分别在麻醉诱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麻醉方式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四个组:全麻组(N组)、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组(T组)、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组(S组)及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组(TD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毕时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分别于手术前1天(T0)、术后1天(T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下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claudin-1蛋白及二胺氧化酶(DAO)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择期拟在全麻行腹腔镜下根治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其中包括诊断宫颈癌(Ⅰ~ⅡA期)43例,卵巢癌(ⅠA~ⅢC期)8例,子宫内膜癌(Ⅰ期)9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DEX组(D1组)、高剂量DEX组(D2组),每组
目的:(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DRP1的表达情况,检测胃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DRP1、K-i-67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2)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线粒体、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探究超微结构变化与DRP1表达情况之间的联系。(3)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DRP1表达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拟行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60例,60名患者在数字表法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S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各有30例病人。S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ug/kg,之后至手术结束前30min再以0.2-0.6ug/kg/h的速率维持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鉴别诊断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溶骨性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病变患者,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均行双能量光谱CT扫描,计算感兴趣区内120k Vp混合能量、40~100ke V及200ke V单能量下的CT值,光谱曲线斜率K值及有效原子序数Z值。应用非参数Mann Whitney U检验及ROC曲线比较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