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金融联结日益紧密,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病日益显现,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执政使得世界经济发展与贸易走向面临较强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继续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能够较好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提供规避汇率风险的选择。为更好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份额的提升,需要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为此,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分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试点期、快速发展期和持续稳定期颁布的政策、开发的业务以及规模、分布和结构,发现在结算环境、政策颁布执行、业务办理能力以及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通过构建较为系统的机理分析框架,将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在岸离岸市场间汇差、境外人民币存量、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货币使用惯性以及政策因素纳入其中,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路径以及影响强度,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此外,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述变量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上述假说。经过实证检验,得出(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如下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境外人民币存量、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水平、货币使用惯性以及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汇差。其中前四个因素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相关,汇差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负相关。(2)影响强度最大的三个变量依次是两岸的汇率差值、人民币境外存量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水平。其中汇率差的影响程度最大且起着抑制作用。(3)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币使用惯性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解释强度有限,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人民币使用习惯的积累,解释力度可能上升。(4)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实证结果同假设不相符,可能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还较低、竞争力较弱的缘故。对此,本文从出口产品竞争力、结算环境、汇率形成机制、离岸人民币市场以及业务创新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