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马人如今分布在我国四川与甘肃交界的高山峡谷地带,总人数不到两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年白马人在民族识别中被识别为藏族。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对白马人的族属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因为白马人的文化有许多与藏族不同的地方,其文化呈现出一种与其相邻民族混合交融的特点。甘肃省的白马人主要聚集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据2010年人口统计,文县的白马人共有7800多人。白马人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其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近年来,文县充分利用白马文化特色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先后举办了三届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白马人傩舞“池哥昼”已成功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白马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相当作用。从2009年起,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逐步展开,2017年文县铁楼藏族乡的草河坝入选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本文以草河坝特色村寨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描述白马人的村寨特色文化,厘清村寨民俗文化旅游兴起和发展的脉络,并找出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矛盾所在,分析特色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对草河坝白马人特色村寨进行概述,其中包括村寨的人口、生计方式、社会组织、空间格局、传统民居等基本情况;二是分析村寨的旅游发展现状,从村寨具有的优越条件、村寨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论述村寨旅游兴起与发展的背景;从村寨农家乐的开办、民俗文化旅游节会的举办及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来介绍村寨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旅游发展对村寨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如:提升村寨中女性的地位,唤醒族群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村寨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在村寨的旅游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的“展演”带来的利与弊、文化传承中出现的困境、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少等等。三是对草河坝村寨旅游发展提出建议,首先是注重旅游产品体系的建构,积极研发旅游商品,打造精品农家乐,开发体验型的旅游活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其次是进行合理有效的旅游营销,注重营销渠道的多样化,实施多样化的促销手段等;三是调动当地居民旅游参与积极性;四是进行文化保护,包括文化空间保护、文化传承人的解困、贯彻“前台—后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五是积极寻求政策法规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