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以来,我国土地财政规模迅速扩大,巨额的土地财政收入大部分被用于城市建设及招商引资竞争中,表现出显著的城市偏向性。伴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日益壮大,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也呈不断扩大趋势,如果将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考虑进去,实际城乡收入差距还会更大。土地财政具有显著的城市偏向性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拉大的重要原因,但鲜有文献对土地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土地财政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当前我国土地财政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分析土地财政的壮大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理论部分,本文基于土地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相关特征,研究土地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分别从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效应及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基于城镇化与土地财政城市偏向特征关联性,从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政府视角三个维度对土地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在实证部分,先对土地财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与区域对比进行分析,然后选取2000-201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样本,通过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正向的,即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快速推进城镇化导致的土地财政城市偏向特征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拉大,土地财政与基础设施投资交互项显著为负,表明土地财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地区的数据实证揭示,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促进关系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土地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小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导致中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除土地财政外投资水平的高低和人力资本的差异也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且人力资本的城乡差异在中部地区影响最大。最后从解决土地财政城市偏向性特征的角度提出缓解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