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8年10月我国大陆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今,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可谓日新月异,由零的突破跃居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排名第二。然而,在交通大动脉主骨架迅猛构筑的同时,高速公路管理的难度却越来越大,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尖锐:管理主体多,执法尺度不一,法制不健全,安全意识淡漠等等。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管理工作的滞后不仅影响可预计的道路的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不可估算的社会效益。 本论文从道路的发展简史入手,上溯高速公路诞生之源,从社会对高速公路的定义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高速公路的界定,准确地认定高速公路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以及高速公路在运输方面、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从世界高速公路格局看,我们自豪的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数量可喜,质量更重要。 论文的第二部分对高速公路发展的基本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的基础;高速公路涉及的经济学原理有发展经济学原理、公路发展的超前性理论、公路对区位经济影响的规律。在管理理论上将高速公路管理分为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管理理论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较详细的剖析。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高速公路管理比较研究。管理首先应对管理的对象有正确的认识,高速公路除具备公路的技术特性、经济特性和社会公益性外,还有其独特性。进而由此确定高速公路的管理范畴,因建设与运营阶段特征鲜明,所以将高速公路管理也分成两类,即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全球化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开放,高速公路源于国外,各国的管理也不尽相同,但经过比较,我们发现了值得借鉴的共同点:立法先行,监督角度全面,机构设置从长计议,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较好地结合。反过来再看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现状,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交通在迈进,中国交通正与国际接轨。 第四部分是四力!高速公路管理研究。四川地处我国西部,通过对我国西部高速公路发展的概述,得出了西部交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交通设施总量严重不足,密度过低;交通需求缺口过大;交通设施总体质量过低,技术标准不高;交通设施病害严重,抗灾能力薄弱;交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中小型比例结构不合理;交通技术结构不够完善;交通区域结构不尽合理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笔者从我国近年来公路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建设资金缺口过大。那么,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 四少l}省高速公路管理模式是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建设与运营管理,省公安厅负责交通安全管理,一条高速公路一家管理公司负责具体收费、养护等管理。四少11高速公路开发建设总公司是省交通厅下设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筹融资、收费管理、还贷和国有资产清理。厅稽征局下设高速公路执法支队(与路公司配套)负责路政、运政管理,并按行政区划设置执法大队。这样每条高速公路由两家共管:交通与公安,交通里又分成路公司与执法支队。通过资料分析,我们主要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由此提出四川高速公路管理构想,针对管理模式提出了几个建议性方案。另外,笔者从管理学的角度,对四川高速公路管理提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论文的第五部分,是树立高速公路管理新形象。首先应对高速公路管理准确定位,并尽快建立新型道路养护体制,主要指推选养护工程费制,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组建不同经济成份的养护公司,并让养护机械实现社会化服务,同时完善政府对养护管理的行业监督。之后,注重培育高速公路管理的组织文化,即学习型的组织文化,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明确“管理即是服务”的理念,倡导顽强的开拓创新精神,鼓励强烈的创先争优意识。这样,新的优势形成了,高速公路管理不仅有完善的制度建设,更有高素质的队伍,将更出色地发挥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