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斯特晚期的钢琴作品在作曲技法上较以往的传统有了较大突破。本文选取了他这个时期的13部较为“先锋性”的作品,从和声、音阶、调式与调性、织体、结构等方面对其开创性的技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这13部作品分别是:《婚约》、《台斯特庄园的喷泉》、《静心》、《晚钟》、《暮钟》、《死神恰尔达什》、《灰云》、《R.W.威尼斯》、《灾难》、《在瓦格纳墓前》、《悲伤的船歌》(两个版本)和《第三梅菲斯特圆舞曲》。通过分析,将这些作品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的写作技法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与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钢琴作品进行比较,提出了如下观点:李斯特晚期的钢琴作品与之后印象派作曲家的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非传统的和声手法包括不协和音程的大量运用及不解决、增三和弦的连续进行、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平行进行,五声音阶、全音音阶、泛音音阶等非传统自然大小调音阶的广泛应用,“统一性”因素占据上风的乐曲结构,渲染气氛所运用的大量持续音等方面。由此可见,李斯特晚期的钢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之后的印象主义音乐,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