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总是伴随着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问题,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和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到底是扩大作用还是缩小作用还是没有达成一致。加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省市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有差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研究全国的研究绪论并不能适用于各个省市。在比较部分省市的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后发现,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且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的省市多数也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民营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有深层次的关系。本文选取了中国东部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分析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基础上,探究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特征,然后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城市化、民营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如何有针对性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意义。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城乡收入差距的测量及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第二章首先定义了城市化及其测量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浙江省城市化进行了阶段性划分,三个阶段分别表现出农村工业化为原始动力;中小城镇发展为重要引擎;大中城市为主体全面推进城市化。浙江省的城市化表现出民营经济推动,民间资本通过投资非农产业和直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然后选取泰尔指数测量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同样根据变动轨迹将其分为三阶段,表现为第一阶段有所缩小,第二阶段在波动中上升,第三阶段持续扩大。  第三章采用夏普里值分解法对浙江省的收入差距进行分解,考察城市化及民营经济就业率、人力资本积累、财政福利性支出、财政农业支持、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结构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和重要性,结果表明城市化是所有变量中对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民营经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逐年加强,除了经济结构外,其余五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都有10%以上的解释能力。第四章首先对民营经济推动城市化发展,后者又通过新的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做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并加入民营经济发展指标,检验城市化、民营经济发展及其他解释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然后考虑到收入变动受到刚性工资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上期收入会对当期收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收入差距。因此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引入了滞后一期的城乡收入差距为解释变量,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更加精确和符合现实。在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GMM参数估计方法后,得出实证结果,往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当期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城市化与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人力资本积累、财政农业支持、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都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财政福利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五章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归纳,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由此推动的城市化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降低了城市化水平并阻碍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当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还受到往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结论,提出了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减持行为是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探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减持行为的股价效应,别具中国特色和新意。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A股
创业板市场,也称二板市场,是为不具备主板市场上市条件但是成长潜力巨大,风险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证券市场。创业板市场在我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10月创业板市场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人类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