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网贷的兴起有效提高了社会中闲置资金的利用效率,网贷的普惠性以及便捷性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国内投融资需求,但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由于借款人、网贷平台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人无法判断甄别其中的风险从而造成损失。声誉的信号传递理论指出主体的声誉信号能过够传递质量类型,投资者通过对声誉信号的判别能够减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历史研究中已经证明,网贷交易中借款人的声誉特征对交易行为存在重要影响。从网贷平台的暴雷潮可以看出,平台与参与者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在借贷交易中,平台的声誉能否作为质量信号影响参与者行为,从而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溢价则是本文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文献中网贷平台社区声誉与交易成本的关系研究,将研究聚焦于网贷平台声誉是否能通过跨层级效应影响融资成本。首先对现在和文献进行梳理。其次,通过网贷中声誉信号传递博弈模型探究了平台声誉对融资成本影响的内在机制。平台声誉能够形成分离均衡帮助投资者甄别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投资者对风险溢价的预期。最后,文章通过实证模型回归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在实证部分,文中运用34家平台6265条截面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进行检验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平台声誉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降低交易中信息不对成问题,通过降低投资者对风险的感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溢价从而降低对借贷利率的要求;(2)网贷平台的声誉特征与融资成本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平台声誉确实能够通过信号传递影响投融资行为降低融资成本;(3)网贷平台的声誉特征与个人声誉的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说明平台声誉能够影响由借款人声誉形成的风险溢价。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投资者会根据平台的声誉信号甄别风险,从而降低风险溢价。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借款人也需要选择声誉好的平台降低自己的融资成本;平台也需要塑造更好的声誉以吸引投融资双方,同时建议平台在定价过程中发挥平台的中介作用,将定价权更多地交给投融资双方;政府相关部门则需要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机制,对个平台的风险进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