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时期是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提出“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的发展目标。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承担着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支持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重任。从近期看,完善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状况,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是财政工作的目标。做大财政经济蛋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是“十一五”起步之年的财政工作指导思想。 本文紧紧围绕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结构问题,运用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统计学、战略管理、竞争优势等理论并结合工作实践,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可操作性出发,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首先,本论文从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结构出发,分析了财政收入的基本情况、收入增长变化情况和全国有关省份财政收入指标的对比。第二,全面地分析了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的征收、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性障碍、外部发展环境、自身影响因素等方面导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三,对完善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经济发展,推进财源建设,优化收支结构,增强财政实力,加大税费征管力度,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