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物熔盐体系自耗阴极电解制备Dy-Cu合金的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稀土功能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稀土Dy-Cu中间合金具有极其优异的磁性,因而,在高性能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制冷、高强合金等材料的应用前景相当可观。因此,Dy-Cu中间合金已成为当前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自耗阴极电解法是制备稀土中间合金的主要方法,制备合金的成分均匀、添加的稀土无烧损、生产成本和能耗较低,电解工艺简单且周期短、可进行大规模生产。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在钕铁硼永磁体添加更容易且效果好,使得添加后合金成分更均匀。即本论文研究了以LiF-DyF3为电解质,以Dy2O3为原料,自耗阴极电解法制备Dy-Cu中间合金,并对熔盐体系的反应溶解行为、热力学计算、循环伏安法电化学分析及电解制备合金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了分析合金的微观结构表征和成分。本文先对LiF-DyF3-Dy2O3熔盐体系的热力学及电化学研究,发现了熔盐体系LiF与DyF3会反应生成LiDyF4化合物,Dy2O3在体系中溶解反应生成DyOF化合物,Dy2O3与石墨阳极不能自发反应,电解反应生成主要气体为CO,CO2和少量的CF4、C2F6气体。循环伏安法电化学机理分析可知Dy3+在Cu电极棒上还原Dy原子并在电极棒上合金化形成Dy-Cu中间合金。自耗阴极熔盐电解制备Dy-Cu合金的工艺研究,发现了电解温度为950℃,熔盐质量比DyF3:LiF为4:1且阴极电流密度为2.7 A/cm2时,电解的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为78.54%;槽电压为4.5 V时,质量比为9:1时,合金中Dy含量达最大值为54.25%。即选择在熔盐质量比为4:1且电流密度为2.7 A/cm2或质量比为9:1且槽电压为4.5 V条件下电解制备Dy-Cu合金为较佳电解条件。通过SEM、EDS、XRD、金相显微镜等分析Cu阴极棒上的Dy-Cu合金化过程及其合金的微观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可知被还原Dy金属从Cu棒的边沿不断向中心扩散渗透而形成合金的过程,且由边沿到中心是DyCu→DyCu2→DyCu5→DyCu7不断的相转变过程。但随着电解合金化程度提高,Dy含量不断的增多合金又由DyCu7→DyCu5→DyCu2→DyCu的相转变过程。电解制备的合金适宜的温度为950℃,电解效率高,合金成分稳定合金为DyCu2、DyCu两种合金相。最后采用盐酸-草酸沉淀重量法选择性浸出Dy,而沉淀过滤Cu,进而分析Dy-Cu合金的成分含量,该方法高效精准。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理念之间交流碰撞,社会大众逐渐意识到青少年的体质体能发展决定了其一生的发展基础,人们对青
长度差异较大的纤维混纺的传统工艺一般需要在毛型或棉型系统上分别加工和纺纱,或将长纤维切断,混纺较难,资源浪费严重。本论文通过改造细纱牵伸区,辅助以错位纺技术对长度差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能源短缺危机是各国快速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农林业废弃物属于传统的生物质能源,采用液化技术可将农林业废弃物从低品位、难以利用的能源形态转化为可代替石油基的生物质化工原料并予以深加工进而生产出高品位、高附加值的日常必需化工品,不仅可以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更可缓解能源危机。本研究课题旨在将南方特色农业
1病历摘要病例,患者男,70岁,因"多饮、多食、多尿23年,浮肿8年,恶心、反酸、腹胀3天"入院.已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年,透析剂量为每周3次,每次4.5h.长期口服糖适平30mg,Qd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