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企业成长性与内部合作需求为调节变量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涉及到公平与效率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企业的改革是一个向企业放权让利、强调效率优先的过程,其中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将薪酬与企业(工作)业绩挂钩;二是拉大薪酬差距,以期对高管和员工产生正向的激励效应。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企业改革的深入,高管与普通职工之间的薪酬差距日渐悬殊,加之普通民众对平均主义和薪酬公平的愈发重视,使得薪酬差距的大小及其对绩效的激励效应成为近年来的焦点话题之一。  关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学术界也形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锦标赛理论认为,较大的薪酬差距会刺激组织中员工竞争向上的积极性和工作投入的努力程度,进而提高企业绩效。行为理论则认为过大的薪酬差距会减少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使其产生不公平感,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两种观点都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我国上市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现两种截然不同关系的原因,通过分析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的作用机理,考察企业成长性、内部合作需求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总样本下,我国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与绩效正相关;2.企业成长性正向调节薪酬差距与绩效之间的关系;3.内部合作需求会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产生负向影响;4.是否为国有控股企业,薪酬差距与绩效的关系会有明显不同。  研究结论认为,企业成长性的高低、企业内部对合作的重视程度,或许是导致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现两种完全相反关系的两个原因。当成长性较高或者内部合作需求较低时,企业倾向于鼓励竞争行为,即表现为锦标赛理论;反之,企业将更多地支持员工之间的合作行为,此时则适合由行为理论来解释。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最终尝试回答两种理论在解释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上的不同适用情况,这也为二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电力自应用于生产以来,已成为现代生产化、生活的主要能源,在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
期刊
随着目前的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也是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电动机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动机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与发展,对于产品
期刊
#
期刊
网络服务的创新带来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是近年来网络财务报告领域内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使网络服务质量取得突破性的提高。XBRL示范服务平台作为XBRL技术输出渠道之一,是XBRL应用最直观的表现。通过XBRL示范平台,XBRL网络财务报告以灵活可视的方式展示在报告使用者面前,为财务数据的全面、
由于医药行业多、小、散、低的格局长期以来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使得自主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匮乏。以原料药生产经营见长的石家庄制药集团,鉴于几乎所有制药企业都在同一水平线
地铁施工涉及大量基坑开挖、暗挖、降水等工程,对地层易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支护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包括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变形,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通过施工全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