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技不成艺”,可以看出技法的实施在创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创作中,一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都是其自身技法营造出来的,没有独到的技法支撑,一副作品的神韵之气可能荡然无存。传统民间蜡染以蓝底白花居多,染料大都为手工制作的植物型染料,国内施蜡工具多为蜡刀,染色技法上一般为单色浸染技法,色彩和表现手法略显单一。不管从表达形式还是艺术美感上来说,都略显单调。从丰富蜡染技艺水平,传承文化的视角出发,本文在中国画技法的语境下,结合理论及实践,对蜡染实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对国内外蜡染创作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汲取灵感并找出不足之处。第二个部分,通过对比中国画技法与蜡染载体、媒介、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特性,对纸与织物,毛笔与蜡刀,同时代的历史文化进行性能、使用效果和背景的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第三个部分,以中国画中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为分类标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归纳了中国画的用笔、施墨、着色技法的特点。核心在于突出线条的曲张、墨色的浓淡。中国画流传至今,诸多笔墨设色技法不断完善,如行笔方式、皴法的种类都在历代发展中推陈出新。第四个部分,把中国画的艺术特性抽离出来,将笔法、墨法、着色技法的表现方式植入到蜡染的施蜡工具,施蜡技巧,染色方法之中,以布代纸、以蜡和染料代墨、以刀代笔,将笔墨情趣融入其中,对大量的蜡染作品从中国画艺术语言的角度进行实践对比分析,探究该作品在不同技法中的独特魅力。第五个部分,从中国画中工笔重彩和写意泼墨两种不同视角出发,分析用蜡笔法的变化,通过创作实践,探究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蜡染工艺结合的艺术效果以及最后产品的实现。第六个部分,笔者探讨了蜡染的语言突破及目前趋势,并对全篇作出归纳总结。蜡染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而中国画从古至今在我国历史文化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画种,研究两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蜡染的创新,亦对中国画有着特殊的意义,希望对开拓蜡染设计思路提供有价值的现实依据,激发新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