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讽谕赋对朝鲜朝中前期讽谕赋的影响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讽谕赋通常指在本意不便明说或为求说得明白、形象、生动、含蓄的情况下,借用比喻、寓言、故事或其他方式来说明道理,达到委婉地启发、规劝、教导别人或者进行讽刺谴责目的的赋或者赋体文。虽然赋在产生之初,是一种娱乐文体,但在两汉时期随着赋作家地位的改变以及儒家诗说的巨大影响,赋被赋予了明确的讽谕功能。相比汉赋,到了唐朝,尤其是中晚唐时期,由于政治、思想、文学等多方面的影响,赋的讽谕内容得到较大的丰富,其艺术形式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多可贵的创新之处,并成为中唐文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全唐文》《全唐赋》所载辞赋统计,约65篇讽谕赋。中国与朝鲜半岛自古以来都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而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而随着其相关文学作品的东传,对整个古代朝鲜时期的文学创作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朝鲜朝时期是辞赋文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辞赋作家及作品。尤其是朝鲜朝中前期,受国内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量的辞赋随之涌现,据《韩国文集丛刊》所载辞赋统计约有89篇讽谕赋。由于中唐和朝鲜朝中前期均产生了较多的讽谕赋,因而本文以这两个时期为时代背景,以《全唐文》《全唐赋》和《韩国文集丛刊》中所载的讽谕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影响研究和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对二者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与关联。首先,论文对讽谕赋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别从政治、思想、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入手介绍这两个时期讽谕赋的创作背景与概况。然后,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分析中唐讽谕赋对朝鲜朝中前期讽谕赋的影响:对统治者的劝谏方面,主要表现为以德治国、知人善用及以史为鉴三方面;对时政的抨击和忧虑方面,主要表现为抨朝纲之乱和忧民生疾苦;对丑恶世态的揭露方面,主要表现为趋炎附势、是非不分及见利忘义三个方面。最后,从艺术形式的角度探讨中唐讽谕赋对朝鲜朝中前期讽谕赋的影响,即对骚体赋及文赋等赋体形式的影响,对善用比兴、活用典故及以颂为讽等表现手法的影响;对主客问答、卒章显志等结构形式的影响。通过对这两个时期讽谕赋的整理与分析,可知中唐讽谕赋对朝鲜朝时期的讽谕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希望本文可以为中韩两国的辞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对两国文学文化上的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实呈性描摹助词“状”“样”“相”作为研究对象,从历时角度来描写其在语义、句法两个方面的发展演变过程,并简要分析其演变的动因。在描写的基础之上,对比“状”“样”“
“乡下人进城”作为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主题之一,在当下作为文学的一种“亚主流叙述”,成为了学界和批评界的研究重点和探讨热点。本篇论文的创作初因正是于当下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