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鱼缺氧诱导因子-1α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为江河、湖泊、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小型鱼类。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是存在于各种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可介导机体为适应低氧条件而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麦穗鱼能在极低氧环境下生存,对研究其 HIF-1α的基因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本论文以麦穗鱼为研究村料,研究内容主要分为4部分:  第1部分:通过 RT-PCR及RACE技术从麦穗鱼体内克隆获得 HIF-1α基因的cDNA序列,井对其核苷酸和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2部分:以管家基因-actin作为内参分于,利用RT-qPCR方法对不同温度(18℃,8℃)条件下低氧(浓度)处理后麦穗鱼鳃中HIF-1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定量研究。  第3部分:对麦穗鱼 HIF-1α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井以纯化后的HIF-1α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抗血清。  第4部分:以GAPDH为内参分于,通过 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了8℃条件下低氧处理不同时间 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  研究结果如下:  (1)麦穗鱼 HIF-1α基因 cDNA序列全长3753 bp,包含一个长度为2325 bp的开放式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编码774个氨基酸残基,3端非编码区(3-UTR)长1224 bp,5端非编码区(5-UTR)长204 bp,推导的蛋白理论分于量为85.83 kD。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2%,蛋白序列间的相似性达97.8%。将该序列提交 GenBank,获得序列号为FJ794604。  (2)RT-qPCR结果表明,水温为8℃时,麦穗鱼鳃中HIF-1α基因在低氧刺激6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24 h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48 h时表达量不变;水温为18℃时,低氧处理没有导致麦穗鱼鳃中HIF-1α基因表达的明显变化。  (3)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实现了HIF-1α基因的重组表达。利用Ni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以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 HIF-1α抗血清,最后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此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4)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HIF-1α蛋白在缺氧6 h表达量明显升高,24 h表达量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48 h后表达量进一步下降且低于对照水平。
其他文献
交感维持性痛(SMP)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痛,SMP是指通过阻滞支配疼痛发生区域的交感神经而得到缓解的疼痛,这类疼痛常表现出依赖交感神经活动及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的特征,即交感敏
利用植物体或植物的浸取液、汁液制备无机纳微米材料,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温和、无毒副产物排出等优点,且反应原料廉价易得,同时制备的无机材料与生物体
本研究中采用16S rDNA PCR-RFLP分析、16S rDNA全序列分析、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等方法对分离自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地的130株含羞
外周神经或脊神经损伤,即使最初的损伤已经治愈,仍会导致慢性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1]。单侧神经损伤导致的对侧相同区域的病理性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临床上有许多明显的点
当前随着各国的环境法规日益严厉,传统的溶剂型涂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各种环保型涂料寄予厚望。随着自分层涂料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技术的不断完善,为丌发兼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