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鼠双微基因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是p53最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它通过与p53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反馈环调控p53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进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MDM2抑制剂Nutlin-3a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近期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参与调控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本课题将从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索MDM2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鼠双微基因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是p53最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它通过与p53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反馈环调控p53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进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MDM2抑制剂Nutlin-3a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近期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参与调控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本课题将从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索MDM2抑制剂Nutlin-3a的抗肿瘤及调节结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机制。目的1.明确MDM2抑制剂Nutlin-3a对结肠癌细胞存活、增殖及凋亡的影响。2.探讨内质网应激在Nutlin-3a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3.明确Nutlin-3a对结肠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RKO、HCT116和LOVO,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率;3.利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结肠癌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4.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以及死亡受体相关蛋白的表达;5.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外源性凋亡途径相关基因m RNA水平的变化;6.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4 AM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Nutlin-3a对结肠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7.利用结肠癌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瘤模型,随机分配后应用不同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荷瘤小鼠皮下瘤生长速度、重量;8.利用TUNEL法检测结肠癌组织石蜡切片中凋亡情况。结果1.Nutlin-3a可显著减少结肠癌细胞存活、增殖能力,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的剪切体的激活。敲低Caspase-8可显著减轻Nutlin-3a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作用。2.Nutlin-3a可显著上调死亡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其中,在三种结肠癌细胞中,死亡受体5(DR5)蛋白的上调最显著。干扰DR5可有效抵消Nutlin-3a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减少Nutlin-3a激活的Caspase-3和Caspase-8剪切体的形成。3.Nutlin-3a可显著降低P53突变型结肠癌细胞存活率、诱导其发生凋亡,同时上调其DR5基因及蛋白表达。干扰DR5可效抵消Nutlin-3a对P53突变型结肠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显著减少Nutlin-3a激活的Caspase-3和Caspase-8剪切体的形成。4.Nutlin-3a可显著上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IP、P-EIF-2α、ATF4、CHOP、XBP1α的表达。干扰CHOP可减轻Nutlin-3a引起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减少Nutlin-3a诱导的DR5、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的表达。Nutlin-3a可以呈时间依赖以及浓度依赖性增加结肠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利用钙离子螯合剂BAPTA作用结肠癌细胞可有效降低Nutlin-3a引起的钙离子浓度并减轻Nutlin-3a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5.体内外实验证明,Nutlin-3a联合应用内质网应激激活剂Tunicamycin/Thapsigargin可显著减小肿瘤体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Nutlin-3a联合化疗药物5FU/TRAIL可显著增加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Nutlin-3a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发生,从而通过内质网应激相关CHOP调控DR5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并增强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背景子宫肌瘤为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疼痛为影响该类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以阿片类镇痛药物为主,不良反应较多,患者满意度较低。为提供更加完善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提倡多模式镇痛。腰方肌阻滞作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一种,即将局麻药物注入腰方肌周围,以达到减轻或消除腹部手术后腹壁痛和内脏痛的目的。目的探讨腰方肌阻滞(Qua
背景肿瘤细胞往往不通过氧化磷酸化来获取能量,而是通过糖酵解的方式,这种情况,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存在,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Warburg效应”或者有氧糖酵解。3-溴丙酮酸(3-Bromopyruvic acid,3-BP)作为糖酵解途径中第一限速酶-己糖激酶2(HK2)的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因此产生的耐药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内质网是合成蛋白的重要细胞器,也是Ca2+储存及脂质合
背景2021年CA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已超过肺癌(220万例)成为全球第一大癌。临床上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90%,但早期癌症多无症状,因此对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基于对病灶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硬度评价,可以定量判断病变硬度,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WE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结节的超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信号系统包括两个配体(IGF-1和IGF-2)、两个受体(IGF-1R和IGF-2R)和6个IGF结合蛋白。大量研究证实IGF信号系统在促进肿瘤生长和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存在IGF-1R的过量表达。但抗IGF-1R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中的疗效不佳,一方面与未找到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不能从
背景乳腺癌是全球女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多的。全世界平均每年新发病的乳腺癌病例为115万例,其中死亡4.1万例。目前,乳腺癌成了我国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根据中国癌症中心和卫生部发布出来的的数据来看:中国女性产生乳腺癌的概率全国总计大约为10万中有42个。不过从90年代开始,乳腺癌病人的死亡概率就有所显著减少。从研究中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检测诊断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主要原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
背景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预后不良,而且全身治疗的选择是有限的。但是,相对乳腺癌其他亚型,TNBC比其他乳腺癌亚型更有可能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PD-1/PD-L1抑制剂在TNB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活性,但还存在一定的毒副反应。CMTM6是含有MARVEL跨膜结构域的趋化素样因子,具有囊泡运输和膜结合的功能。研究发现晚期非小
背景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术在肺结节定位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定位是临床技术难点。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深入探讨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术在GGN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并总结分析Hook-wire定位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旨在寻找一种更好的GGN定位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回顾性分析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GGN患者的临
背景随着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肿瘤学与心脏病学越来越密不可分。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心肌梗死等急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大因素。研究乳腺癌与心肌梗死的关系对于加深疾病认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死亡率意义重大。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检索人乳腺癌、心肌梗死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芯片,采用基因芯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共调节基因,从而揭示乳腺癌、
背景乳腺癌是全世界三大最常见癌症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HER1-4)家族中的一员,25%~30%乳腺癌患者HER2呈过表达,这类乳腺癌预后较差。针对HER2类药物的研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然而HER2阳性乳腺癌由于其高转移性及强侵袭性,导致这类乳腺癌仍是一种不治之症,
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我国肝癌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居全球第一,目前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术、肝移植术以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等。肝癌发病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此五年生存率仍较低。铁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大量文献报道铁与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