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文学创作的童年情结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an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童年情结,对童年生活给予关注和书写,并以儿童视角审视和反映社会生活,这贯穿着她的整个创作生涯。萧红的童年情结主要源于作者孩童时期创伤性的生活经验,这种童年情结不仅对萧红的生命历程、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而且童年成为萧红创作题材的主要来源和艺术想象生成的强大动力。论文旨在对萧红文学创作的童年情结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萧红童年情结的形成,分为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主要讲述寂寞冷清的童年生活及作者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她善良坦诚、多愁善感、任性偏执的性格特点,结合第三节论述的鲁迅创作童年主题对萧红的深刻影响,不断积淀、强化,形成了萧红心灵深处浓郁的童年情结。第二章主要讲述萧红作品童年情结中的故乡叙事,首先阐述了萧红作品反映了童年记忆中的风物人情,接着阐释萧红作品表现了对家的眷恋和解不开的乡愁;最后论述了萧红作品对家乡的双重认识,即理想中的故乡和真实的愚昧交织的故土,流露出萧红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深刻反思的复杂思想感情。第三章以童年情结对萧红叙事策略的影响为中心,第一,论述了由于儿童特殊的认知和表达特点使其语言呈现出童真化的特色,即语言的稚朴自然和诗化特点;第二,论述萧红选取多维化的童年叙述视角,将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进行灵活切换,使小说故事情节和叙述手法更加生动和真实,从而产生了“复调”叙事韵味;第三,阐释了萧红作品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即散文化的结构和个体心灵化的叙事手法。第四章阐释了萧红童年情结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内心苦闷的慰藉,对成人世界观的批判,对理想自由生活的追求。萧红以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以童年视角、童年情怀审视和表现童年生活,反映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底层穷苦大众的生活状态,寄寓着她对假恶丑的否定和批判,真善美的讴歌和向往,这正是萧红有别于同时代其她女性作家的独特之处。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对被封锁区域的目标进行航迹规划的方法,用于研究港口、航道的封锁效能。针对目前封锁作战的特点,对由空中平台布撒的封锁弹药的封锁特点进行研究,采用基于改进的A’算
<正>佐藤瑞渊(1)的《越南〈二十四孝〉研究》可谓是越南儒学"孝"问题研究领域的一部补白之作。该作是佐藤向关西大学东亚文化研究课所提交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订而成。对其特色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文言文在初中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是中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习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习作评价的有效策略:尊重孩子,夯实习作评价的根基;多元化评价,搭建习作评价的支架;讲究评语,丰富习作评价的内涵。
本研究调查了239名高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元认知策略培训。结果发现: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水平不高;他们的元认知策略水平
<正>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人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态度。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
期刊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类组分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虫草菌丝体中的腺嘌呤、腺苷、虫草菌素、N6-(2-羟乙基)腺苷等4种物质进行
<正> 目前,金融业务的很多计算机应用都要用到数据库产品,也越来越讲究开发成本和运行成本的高低。为了使系统更加稳定,我们常常选用一些主流的商业数据库产品,如Sybase、Inf
<正> 甘草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近年来由于发现其在防治多种肝炎和抑制艾滋病毒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黄甘草(Glycyrrhiza Korshinski G·Grig)在我国部分地区
提问互动法强调,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衡量语言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的重要标准。不同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已证实,教师的提问能力越高,课堂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