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帕米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q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式研究维拉帕米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通过对二者疗效对比,为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临床上治疗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使用检索工具检索相关文献,应用主题词与自由词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方法,语种限定为中文或英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MEDLIN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学术文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网等,中文检索词包括:“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维拉帕米”“皮质类固醇激素”“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英文检索词包括:“keloid”“hypertrophicscar”“verapamil”“corticosteroid”“steroid”“calciumchannelblockers”,搜索2019年10月以前已发表的所有维拉帕米与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瘢痕疙瘩以及增生性瘢痕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人工检索查询文献,文献的纳与排除按照标准,取得全文,并查找相关参考文献。收集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单独进行筛选和评价。ReviewManager(RevMan)5.3软件用于提取分析每个研究中包含的数据样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数据取决于纳入的各研究的异质性。主要通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VSS评分涉及的相关指标的合并,并按照分析结果中95%可信区间得出相应的结论。
  结果:通过文献的检索和筛选,共得到8篇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经过统计,共纳入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患者386例。实验组为应用维拉帕米进行病灶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为应用类固醇皮质激素进行病灶内注射治疗。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维拉帕米组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1.38;95%可信区间为(-0.08,0.26);P=0.36];两组在治疗后VSS分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WMD=2.03;95%可信区间为(-8.13,12.19);P=0.70];两组对瘢痕厚度的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30;95%可信区间为(-0.0:9,0.69);P=0.13];两组对瘢痕色泽的改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7,95%可信区间为(-0.15,0.29);P=0.52];两组对瘢痕血管分布的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22;95%可信区间为(0.17,0.27);P<0.00001],两组对瘢痕柔软度的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52,95%可信区间为(0.08,0.95);P=0.02],维拉帕米组对瘢痕血管分布及柔软度的改善优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1;95%可信区间显示为(0.02,0.32);P<0.00001],维拉帕米组注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组。
  结论:维拉帕米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本次meta分析中,维拉帕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皮质类固醇激素组对瘢痕血管分布及柔软度的疗效更佳,维拉帕米组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组在对瘢痕厚度及色泽改善方面、VSS分值降低程度及治疗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背景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Single-do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SDCL)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的有效方法。虽然该术式临床疗效良好,但术后易出现C5神经根麻痹、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等并发症,临床医生往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开门手术,然而开门程度过大
【目的】评价自制带可控气囊弹力胸带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后使用该自制弹力胸带包扎,对照组使用普通弹力绷带包扎,比较两组在术后3天内引流管的总引流量、日平均引流量、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皮下积液率及皮瓣坏死率的差别。  【结果】弹力胸带包扎组在术后
学位
学位
目的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一种简易且新颖的炎性指标,在冠心病、急性脑梗死等疾病中的预测作用已得到证实,但目前国内外关于NLR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研究报道较少。据此,本研究试图评估NLR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
学位
【目的】  分析I-III期结直肠癌中CD8+T淋巴细胞、FOXP3+T淋巴细胞两者的浸润密度比值(CD8/FOXP3)的临床病理意义,以及其对患者的术后复发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纳入102例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与Foxp3+T淋巴细胞的密度(CD8/FOXP3),评估CD8/FOXP3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分析免
学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对患者术后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病理指标,并使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吻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