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和物流业的竞争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了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发展。存货作为物流企业最有利的资源,在物流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起来了一系列基于存货的金融服务业务,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就是其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业务。随着业务的发展,分次赎货被银行、物流企业和借款企业广为采用来应对生产的需求。但是分次赎货模式的应用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尤其是动态存货质押业务中的以货易货模式。以货易货模式给银行带来了新的换入滞销货物的风险,在应用此类业务的同时来规避该风险是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存货质押中的两种赎货方式做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两种赎货模式的不同特点,指出其中的缺陷,将注意力由存货融资业务转向具体的操作过程。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理论分析以货易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以货易货过程中存在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机会主义,符合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激励机制的设计能够有效规避以货易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激励机制的设计包含两方面,一是激励合约的选择,二是激励函数的设计。本文详述了当前银行向物流企业提供的固定费用合约、分成合约和固定租金合约三种合约类型的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银行在选择合约时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偏移程度、市场因素和风险偏好三方面来做出最终的选择。在合约选择以后需要对不同合约设定最优激励函数。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建立激励模型,计算出了不同合约类型下银行给予物流企业的最优激励函数,以及物流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最后,针对打款赎货和以货易货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模式——基于应收账款的分次赎货模式。设计了模式流程,分析了参与各方的收益,运用博弈理论得出核心企业的承兑行为是最优的纳什均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