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拓扑高分子合成与抗金属腐蚀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金属材料在产品的制造和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及其合金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可加工性和耐腐蚀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铜及其合金易受到酸洗液或者酸雨环境的腐蚀破坏,极大威胁铜的服役寿命,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有效防止金属铜在酸性介质中的被腐蚀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离子型高分子由于具有良好的两亲性、自组装性、热稳定性等而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拓扑结构的离子型高分子,利用其自组装性质,开展了目标离子型高分子聚集体对金属的缓蚀性能研究,揭示了目标高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缓蚀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
  ①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含有烷基链的线性咪唑离子液体共聚高分子:IP1和IP2,研究了它们在0.5M H2SO4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IP1和IP2可在稀硫酸溶液中形成规则的聚集体。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揭示了IP1和IP2在铜表面的化学吸附机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IP1和IP2分子聚集体可同时抑制铜在稀硫酸溶液中的阳极和阴极腐蚀反应过程,且对阴极反应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IP1和IP2聚集体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通过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以及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计算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了吸附及缓蚀机理。
  ②设计合成了新型线性固-液离子型高分子IP3和IP4,在0.5M硫酸水溶液中能够发生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的形貌和尺寸与自组装的浓度和时间表现出依赖关系。通过FT-IR、Raman光谱、XPS谱图等研究了聚集体与铜基底的化学螯合作用。此外,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测试表明IP3、IP4聚集体在金属表面吸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物理吸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铜电极上形成的IP3、IP4聚集体缓蚀层在腐蚀性酸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表明,咪唑环是与铜表面螯合的主要活性中心,给电子效应最强的氮原子与亚铜离子反应活性最强。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揭示了IP3、IP4聚集体与铜表面的平行吸附构型可形成较大的表面覆盖率,并通过计算所得Ebinding值对IP3、IP4聚集体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进行了量化。
  ③基于分子预组装,研究了“A2/A3+B3”新型拓扑超支化固态离子型高分子聚集体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拓扑超支化固态离子型高分子IP5及IP6在乙醇/0.5M H2SO4混合水溶液中可以有序自组装形成规则聚集体,且所得聚集体的形貌和尺寸与聚集浓度及聚集时间表现出依赖关系。金属表面分析结果表明,铜表面形成的IP5、IP6聚集体保护膜主要是通过Cu(I)-N螯合键得到的。此外,通过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测试表明了物理吸附的存在,且物理吸附可能会促进IP5、IP6聚集体保护层的生长及稳定性。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铜表面形成的IP5、IP6聚集体保护膜在强腐蚀性的硫酸水溶液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此外,HOMOs和LUMOs前线轨道电子云密度和Mulliken电荷的局域分布性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咪唑环中的氮原子在化学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设计合成了“A2+B3”拓扑超支化离子液体型高分子,并且研究了其在乙醇/0.5M H2SO4混合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在此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上述的离子液体型高分子(IP7、IP8和IP9)聚集体在稀硫酸水溶液中对铜腐蚀的抑制能力及机理。金属表面分析结果表明,IP7、IP8和IP9聚集体可通过化学络合作用在铜基底上形成致密的吸附膜,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结果表明,上述聚集体的缓蚀效率随着高分子重复单元结构中烷基链长增加而呈现小幅度的增加。DFT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三种高分子重复单元的能隙值遵循以下顺序:IP7>IP8>IP9,表明含有较长烷基链的IP9具有更强的缓蚀效果,这一结论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一致。Mulliken电荷分布进一步揭示了三个高分子重复单元中的咪唑环上的氮原子具有更强的供电子能力。通过MD计算得到的高分子重复单元与铜基底之间的结合能也随着链长增加而增大,很好的验证了实验结果。
  ⑤设计合成了“A2/A3+B4”拓扑离子型高分子IP10、IP11和IP12,且高分子可在乙醇-硫酸混合溶液中形成规则的微-纳米J型自聚集体。铜表面测试结果表明,IP10、IP11及IP12聚集体可通过分子骨架中咪唑环上的氮原子与Cu(I)络合成键,从而在金属基体上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并且这些吸附膜在稀硫酸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氮原子在化学吸附过程中的重要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上述三种聚集体可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并以控制阴极腐蚀反应速率为主。另外,三种聚集体对铜腐蚀遵循相似的抑制机理。动力学模拟结果揭示了目标聚集体在金属铜表面的平行吸附构型,并且计算所得的结合能大小顺序为IP10聚集体<IP11聚集体<IP12聚集体,这与电化学测试所得缓蚀效率呈良好的正相关,表明分子骨架支化度较大的IP12聚集体对金属铜腐蚀抑制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纠偏当下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固化等问题,本文以大数据的个体化数据分析为框架,对儿童差异化进行现象透视和评价分解,聚焦课后展评作业。从展评作业的差异化分层设计、差异化分层评价、差异化分层赋能三个方面对差异化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探索。  【关键词】大数据;差异化;展评作业;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1-07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主动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基础教学工作中,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停留于技术的浅表层面,并没有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与全面应用。因此,有必要探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策略 
期刊
【摘 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在20世纪40年代,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在路易·艾黎(Rewi Alley)指导下,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对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技术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当前开展的研学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重视,也正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融入区块链技术,发挥其特有优势,有利于切实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存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及优势,最后设计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框架和模型,并从区块链的六层架构出发,详细阐述各层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区块链
期刊
【摘 要】博物馆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是课堂学习有意义的延伸。目前博物馆里的导航App功能非常强大,但大多数内容并不是针对性地面向学生群体,且缺少交互性。App Inventor是一款非常适合初中生开发App的工具,本文以指导学生设计并开发良渚博物院学习App为例,为博物馆学习App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学习;项目式学习; App Inventor  【中图分类号】G434 【
期刊
[摘 要]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以《故都的秋》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故都的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03-02  一、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
期刊
[摘 要]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一定的衔接困难的主要原因:初高中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要求存在差异、中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差异决定了初高中的文言文教学跨度大。指导学生开展任务驱动型阅读,能够有效衔接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为学生创设体验实践和感悟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围绕任务进行阅读,以任务的完成情况检验和反思阅读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衔接;任务驱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期刊
[摘 要]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采用O2O微讲座的组织形式,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主体意识,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行动跟进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文章对O2O微讲座进行界定,对O2O微讲座的应用方式以及需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合作、共享、共同发展的教研新途径。  [关键词]O2O;微讲座;信息技术;教研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其在项目化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创新思维、问题分析等能力。文章活用思维导图的关键词等核心要素,以“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学为例,从厘清教材内容、激活创作思维、解析作品细节、建构知识脉络四个方面,阐述了思维导图在项目化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项目化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为了将生物学核心素养落实到高中生物课程中,教师以“受精作用”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模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设置问题链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核心素養;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3-0028-02  受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