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生育决策是关系到民族、国家的人口战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并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人口结构的失衡,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也有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此种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泊松回归等方法,试图研究微观行为主体生育决策的社会、家庭和个人影响因素,以期得到我国生育率变化的内在原因与变化趋势,并对政策今后的走向和关注点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首先对我国人口和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讨论了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素。借鉴新家庭经济学对生育行为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社区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家庭生育决策中的数量偏好和生育时间的因素。经研究,本文发现如下结论:(1)家庭对孩子的数量偏好受到诸如社区的城市化水平等外在宏观环境的显著影响;(2)家庭结构中的住房和时间配置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家庭的生育观和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3)与以往对家庭生育决策的研究结论不同,本文的研究发现女性的个人因素越来越体现出对家庭生育决策的显著影响;(4)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的生育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受到政策的影响,城市地区的家庭实际生育时间推迟了1.439岁,而农村地区推迟了2.3岁。
其他文献
自资本市场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围绕着这个包含着人主观意识的复杂系统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研究:希望能够对资本市场的各种行为做出合理解释,并总结出普适的市场理论以对其未来的发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19.4%,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务。自推行社会经济改革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后,中国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银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态势,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深化、民间资本不断涌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核心,有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至今,有一个现象依然存在,即金融行业尚未达到“平等发展”,金融主体的包容性依旧有待增强。包容性増长,是确保每一个主体都能够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所有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在于各个社会主体对金融资源享有平等的可得性。进一步普及普惠金融的核心问题是继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一套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从而达到包容性发展的目标。目前,每个金融机构都有其专属的
学位
基于中国市场现状和已有的边界效应研究文献,本文认为中国区域间产生边界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区域间贸易管制(如地方保护)以及区域之间产品相似性或称同质性。因此本文在总结
2018年10月中旬,Adobe公司发布了Lightroom Classic CC 8.0版(俗称2019版),至12月下旬,又升为8.1版。升级以后的Lightroom Classic CC在性能与操作功能上有了新的提高,除了支持新增的相机和镜头,修复了一些错误的常规项目外,还推出和增加了“自动导入”设置中的“添加到收藏夹”选项、画册模块中的“网格对齐”选项、自定义“修改照片”面板、宽松的全景图
期刊
轧膜成型 Zn O-玻璃系压敏电阻器的烧结温度、厚度、掺杂 Pb O等因素对电性能有一定影响。调整烧结温度和厚度可控制压敏电压。掺入 Pb O可降低烧结温度并改善材料的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