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意识形态论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做一番梳理,并对此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一直强调批评的社会历史性。他认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认为文化的历史就是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历史。他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种种文化现象,从政治的角度来理解文本意识形态、批评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及文化意识形态。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伊格尔顿的文本意识形态。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键之处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形式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当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文学形式往往会发生重大发展。第二章论述伊格尔顿批评意识形态。这是伊格尔顿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在对各种文学流派的借鉴和批评中,树立了文学理论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特色。第三章论述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本章从现代化时期三个伟大美学思想家——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三种身体分析美学入手,进而探索伊格尔顿的审美的内化压抑及审美与权力的悖论。第四章论述伊格尔顿文化意识形态。本章通过对文化概念、文化危机和文化战争等问题进行政治的分析,进而探究伊格尔顿的审美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其他文献
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纵观恩施州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需要消除不良心态,创新工作理念,通过抓思想教育
台阁诗产生于唐初,其创作经唐、宋、元、明四代后在清朝达到鼎盛状态。清代的台阁诗成为诗坛的主流,台阁诗群往往在核心人物的带领下掌控诗歌的话语权,主导诗风走向,此为清代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