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高67.31米建于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木塔主要材料为木材,构件间的连接不用一钉一铁,全部采用卯榫连接。木塔历经千年岁月,在各种因素如木材腐蚀、地震、大风等作用下,现已出现了整体倾斜、细部残损的状况,现状岌岌可危,急需修缮加固。对其残损不仅要从整体上分析,也需要对其细部残损状态做详细地了解和分析,这是进行合理修缮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本文主要针对木塔的细部残损状态做了详细的分析,进行了以下几个工作:1、据塔木柱目前的位置,分别绘制出每层柱脚、柱头的平面图,在图中标注柱间距离和柱间角。各层柱头、柱脚形成的平面图显示原正八边形已变形。八边形已扭曲不对称,尤以西北、西、北面的变形为甚。2、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木塔现在的柱间距和原始值进行比较。发现各层的柱间距均有变化,外槽以二层平座柱脚、二层柱头、三层平座的柱脚和柱头变化严重,内槽则是三层平座柱脚变化最大。3、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木塔现在的柱间夹角与原始夹角进行比较。发现各层每一面的柱间角均有变化,西北、西、北面的情况尤为严重,外槽各面的四根柱子均不在同一直线上。4、详细分析木塔内主要构件柱、梁栿、额枋、铺作的残损。得出柱的残损主要是柱身的倾斜,有些柱子同时还伴有柱脚榫折断、柱身开裂、柱脚腐蚀等;梁栿的残损并不是特别严重,集中在二层平座、二层、三层平座;额枋的残损主要表现在普拍枋、阑额劈裂、挠曲、端部压缩;铺作的残损主要是斗栱中的华栱和斜华栱折断、栌斗劈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