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微球的分散聚合制备及组装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米级高分子微球是一种重要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分散聚合法由于工艺简单,能通过一步反应制备出l~10μm的单分散微球,因此对分散聚合制备微米级微球的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分别研究了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单体制备Ps和PMMA微球,对影响粒径以及粒径分布的参数进行了讨论。对单分散均匀分布的微米级PMMA微球的单、双层有序排列体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苯乙烯与丹磺酰氯烯丙基胺共聚荧光微球。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为反应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了粒径在2.67μm、粒径分布均匀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甲醇溶剂,采用分散聚合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了粒径在6.5μm、粒径分布均匀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 利用粒径为6.5gm的单分散PMMA微球,分别制备了单、双层微球有序排列结构体,研究了微球单层有序结构体的透镜功能和双层微球有序结构体的摩尔纹现象,对研究复透镜有着重要意义。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毗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为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共聚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了粒径在2.62μm、粒径分布均匀的单分散苯乙烯与丹磺酰氯烯丙基胺共聚荧光微球,其荧光发射峰位于515nm,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河流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地增加,使得河流的污染愈发严重,同时水资源的污染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河流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人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够沿着磁场方向运动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总称,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在胞内磁小体。磁小体是具有外膜包被、纳米级、在胞内成链状排列的Fe3O4或Fe3S4磁性颗粒,并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由微生物合成的L-赖氨酸同聚物,由ε-氨基与α-羧基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其聚合度一般为25~35。ε-PL具有优良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
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化工原料。目前在我国主要用空气吹出法和水蒸汽蒸馏法从浓海水中提取溴素,但两者都存在耗能高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而开发出一种具有能耗低、
B.subtilis24/pMX45是核黄素工业发酵菌株,但葡萄糖的存在引起强烈的碳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CCR),高浓度的葡萄糖严重消弱菌株生产核黄素的能力。CcpA蛋白作为全局调控因子介导由葡萄糖引起的CCR作用。采用插入失活的方法破坏B.subtilis24/pMX45的ccpA基因,得到ccpA基因敲除菌株B.subtilis24A1/pMX45。摇瓶发酵比较显示:B.subtilis24A
5-尿苷三磷酸(UTP)是核酸合成的直接前体,是糖类代谢中的关键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对肌肉酸痛、肺炎、中耳炎、胃肠道疾病、干眼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效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