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固有的这种强制性、无偿性本身就决定了依法治税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条基本方略。依法治税就是依法治国的局部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就必须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强化依法治税的要求。只有严格执行税法,强化税收征管,规范执法行为,及时有效地查处各种税收违法行为,才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税收立法、执法和司法是税收法治的基本内容,从三者关系看,立法是基础和前提,司法是保障,执法是处于立法与司法之间的中间环节,税务执法是落实税收法律法规的必然途径,又是最终达到税收立法目的的必然手段,还是建立税收司法体系的先决条件。因此,推进依法治税,关键点和难点是如何规范税务执法行为。近几年我国税务部门在依法治税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在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手段、执法监督、纳税人权利保护以及发票管理上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但是,税务行政执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执法不规范、不严谨、不当的案例屡见不鲜,税务执法难、重任务,轻法律等问题仍然存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经济成份相互渗透,各种经营方式相互交错,使得税收征管对象更加复杂、领域更加宽广、任务更加繁重,依法治税的任务更加艰巨,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加快自身建设、加强对税务执法问题研究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阐述税务执法的内涵、原则入手,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我国税务执法的现状,尤其是税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环境、执法力度、执法体制、执法监督六个方面探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提高税务执法队伍素质、健全税务执法监督约束机制、改善税务执法外部环境、优化税务征管模式、完善税务司法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