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照明领域,白光LED的出现与应用不但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满足了人们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的追求,从而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在此背景下,适用于白光LED的新型光致荧光材料成为人们不断探究的重要目标。本论文基于一种刚刚被报道的新型硼磷酸盐化合物SrCo2BPO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该基质材料,并利用金属离子掺杂,研究了其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rCo2BPO7:Mn2+在近紫外激发下具有宽带发射峰,波长范围从550nm到750nm,属红光发射光。当Mn2+的掺杂浓度为0.3%时,所得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强。在365nm激发下,SrCo2BPO7:Eu2+具有发射峰为465nm的窄带发射,由于SrCo2BPO7:Eu2+能发射出蓝色光,且激发峰位于近紫外范围,因此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近紫外LED芯片用蓝色荧光粉。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Zn2(PO4)2纯相,并对其进行了稀土金属离子掺杂发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93nm激发下,SrZn2(PO4)2:Eu3+可发射出明亮的橙红光,主要发射峰位于615nm处。随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荧光强度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最佳掺杂浓度为0.5%。SrZn2(PO4)2:Ce3+在310nm激发下具有明显的宽带发射,波长范围从350nm到450nm,可发射出蓝紫光,Ce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3%。SrZn2(PO4)2:Tb3+在近紫外激发下,可以发出黄绿光,因此使该材料成为一种潜在的可用于近紫外LED芯片用新型黄绿色荧光粉。SrZn2(PO4)2:Pr3+在373nm激发下具有类似YAG:Ce荧光粉的黄光发射,样品荧光强度随掺杂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当达到0.1%达到最大值。通过金属离子掺杂研究,发现了几种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新型荧光材料,从而为开发近紫外白光LED用新型荧光材料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