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资源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鲁北平原,在孙子故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民魏氏庄园。魏氏庄园,北临220国道,南倚黄河,是清末民初鲁北平原惠民县集商人、官僚、地主为一体的魏氏家族宅第。它将我国北方传统建筑和南方阁楼建筑集于一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和北方四合院住宅融为一体;他还将古代冷兵器时代的城墙与现代战争常用的碉堡合为一体,具有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目前我国鲁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 论文在广泛收集资料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调查、访谈等方式充分占有相关资料,第一次从家族史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魏氏庄园的空间建制、建筑特色及文化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力求通过对家族史及庄园建筑特色文化价值的研究,透视出清末民初魏氏家族的生存状态和社会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历史现状,进一步了解庄园百年走过的曲折历程。寻找地方史和建筑文化史研究的契合点,社会大背景及区域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论文正文包括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讲述了国内外对于庄园建筑研究的概况,对于魏氏庄园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加以阐述。第二部分探讨了魏氏家族的族源、迁徙情况。第三部分从家族崛起的时代背景和手段入手,揭示了魏氏庄园修建的全过程。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庄园的建筑特色,作为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建筑文化遗产,文中主要论述了魏氏庄园的城堡式防御建筑特色及我国北方传统建筑和南方阁楼建筑融为一体,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第五部分从民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对庄园作了初步的探讨,指出了魏氏庄园是百年历史的缩影、是民俗的载体、是清末民初民居建筑文化的“活化石”、是兵家文化的体现。第六部分是从建筑构造、防御体系、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与山东牟氏庄园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分析突出魏氏庄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价值。第七部分从庄园的现状与历史文化角度阐述了魏氏庄园的保护和开发,力求实现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第八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研究,力求为传统民居建筑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为当地文物保护、管理以及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R.H.托尼(1880-1962年)是英国20世纪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硕,并且积极参加各种进步的社会活动,他的学术研究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服务社会所需,
学位
洋画以版画、水彩画、素描、油画等画种形式,经历了传入、传播、转型、融合几个阶段后在中国本土扎根繁荣。   明清之际传教士利玛窦、郎世宁以朝贡的形式将洋画传入中国,国
本选题分五个篇章,文章以全国著名的山区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安溪县作为研究区域,以安溪籍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与安溪侨乡建设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安溪籍华侨华人、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