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临床上常见、致残率极高的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多组神经移位.其中健侧C7是移位神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规将它通过患侧尺神经桥接,移位修复患侧正中神经或桡神经,有时也用于修复其他神经.健侧C7移位手术,自1986年顾玉东教授首创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推广,并被认为是近数十年来,国际上在臂丛损伤治疗领域的最大进展.近年来在这一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尽管如此,临床上仍然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显得十分必要.虽然造成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桥接健侧C7的患侧尺神经未变性的感觉纤维,对健侧C7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设计了该课题,对此进行研究.1、颈胸椎后路手术,是制作大鼠臂丛任一神经根根性撕脱伤模型的理想选择,并且是制作大鼠下干及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的唯一选择.2、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早期,尺神经运动纤维很快变性,但由于背根神经节内有大量感觉神经元,尺神经感觉纤维大部分未变性.损伤后晚期随着背根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死亡,尺神经感觉纤维随之变性.3、健侧C7移位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手术,应该分两期完成.但在伤后早期行健侧C7移位手术时,必需中断背根神经节与桥接尺神经的联系,即于一期手术将患侧尺神经远端与健侧C7吻合的同时,必需在患侧颈部切断C7、C8、T1神经根,以中断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的联系,促进尺神经变性,二期手术时再将尺神经近端移位修复损伤的目的神经,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桥接尺神经未变性感觉纤维,对健侧C7神经纤维再生的影响.而在损伤晚期,由于背根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细胞基本死亡,尺神经感觉纤维也随之完成变性,因此此时行健侧C7移位手术,不需再中断患侧背根神经节与尺神经的联系,但仍以分两期完成手术为宜.4、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及根性撕脱伤伴节后损伤患者,术前根据尺神经SNAP波幅残存率,通过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桥接尺神经残存的感觉纤维数,为临床行健侧C7移位手术时,是否需要中断患侧背根神经节与桥接尺神经的联系提供依据.当尺神经SNAP波幅≥20%时,在一期手术时必须中断患侧背根神经节与桥接尺神经的联系.